四川在线记者李寰
进入秋冬季节,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现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年轻化趋势,更加提醒大家注意身体。而目前,卒中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排在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是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医院神经内科专家今天来跟大家说说。
所谓卒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风。据四川大学医院神经内科专家陈宁介绍,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可以分为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两大类。卒中的危害非常大,有可能导致患者长期的瘫痪、甚至死亡。
缺血性卒中就是脑梗死,约占所有卒中的70%,是指由于脑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或随血流带来的栓子堵塞血管,使得相应区域的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出血性卒中就是脑溢血。
当然,大家也不要被吓到!
卒中是有明确危险因素的,虽然有一些危险因素是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的,比如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发生卒中,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发生卒中的风险更高……但是,更多的危险因素是可以被控制的,并且,大约有90%的卒中是由这些常见的可以被改变的原因所导致。
1高血压
高血压是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平稳控制血压可以有效降低卒中风险。
因此,进行常规血压筛查,早期识别并严格监控血压非常重要。
2糖尿病
糖尿病可以使脑梗死的风险增加2-4倍。
3血脂异常
包括总胆固醇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等。
4心房颤动及其他心脏病
如瓣膜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卵圆孔未闭等。
5吸烟
吸烟可使脑梗死的相对危险增加90%,被动吸烟可以使卒中的风险增加30%.
6饮酒
过量饮酒会使卒中风险增高。
7超重与肥胖
此外,减轻体重还能通过更好地控制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其他危险因素来减少卒中风险。
8不良饮食习惯
高盐高脂高糖及其他不良的饮食习惯。
9缺乏体力活动
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增加规律的日常体力活动都可以降低卒中的风险。
10不良心理因素
抑郁、心理压力过大等不良心理因素。
如果有以上任何一种因素,发生卒中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果同时具有好几种上述因素,发生卒中的风险就会更高。
但也不用过于紧张,从现在开始,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积极运动;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并有效治疗相关疾病,比如规范地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治疗心脏病等,就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卒中发生的风险!
重点来了,希望的曙光到了!
虽然卒中的危害很大,但随着医学的进步,目前已经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措施。
脑梗死的黄金治疗时间,是在发病后4.5-6小时以内,如果能在这个时间内给予有效的治疗,就有可能最大程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患者的残疾。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黄金时间是指开始治疗的时间,还要留出时间给医生进行评估检查,因此,越早送医越好哦!
很多患者正是因为错过了这个黄金治疗时间,才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措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c.com/tslf/20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