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文医话机械取栓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福音

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截至目前,我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约万,每年死亡病例约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血管疾病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

近期,60岁的郭阿姨在家中突发言语不利、吐字不清,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家人立即将其送往新疆医院(医院)急诊科,科室立即邀请脑外二科主任梁文宝会诊评估患者病情。经过评估,患者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分,完善头颅CT、头颈动脉CTA检查排除颅内出血,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根据临床经验,如果病变的脑血管不能及时复通,脑组织将会大面积坏死,甚至危及生命!

情况十分危急,梁文宝主任向医务部说明情况后,医院为郭阿姨开启了脑卒中绿色通道,介入治疗室医师及手术医师迅速到位。

术前左侧颈内动脉闭塞

左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

全脑血管造影过程中发现,郭阿姨左侧颈内动脉全程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术中,梁文宝主任熟练地利用微导管将支架送达闭塞血管处,再次行造影发现左侧颈内动脉血流恢复。但发现左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考虑血栓逃逸,立即行左侧大脑中动脉取栓术,最终,导致郭阿姨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的“罪魁祸首”被顺利取出。

复查造影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TIMIⅢ级。术中查体患者右侧肢体肌力V-级。术后第一日患者右侧肢体的力量明显恢复,言语清晰,可自行下床活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0分。再经过后续规范的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郭阿姨的右侧肢体功能及言语功能较发病前已无明显区别。

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血流未恢复

左侧大脑中动脉显影良好

取出的血栓

梁文宝主任介绍,急性脑梗死的最有效治疗是及时应用静脉溶栓药物进行静脉溶栓抢救治疗,但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通常只有3-4.5小时,动脉取栓术是通过使用微导丝、微导管、取栓支架等机械方法将血栓直接从被堵塞的血管中取出,使被堵塞血管快速再通,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目前认为:前循环大动脉闭塞发病时间在6小时以内,后循环大动脉闭塞发病时间在24小时内可采用机械取栓,但随着该领域的快速发展,在精准影像指导下,时间窗正在逐步延长。机械性取栓治疗较传统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稍延长,且再通率高,既是静脉溶栓治疗的替代治疗方案之一,也是存在静脉溶栓禁忌的患者的补救性选择。多项研究证实机械性取栓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大血管闭塞患者预后,降低致残和死亡率。在时间窗内及时介入治疗,疏通脑血管,就可以避免严重的脑血管后遗症的发生。

当前,中国脑卒中急救形势较为严峻,仅5%卒中患者在发病4医院接受治疗,0.4%的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接受动脉取栓治疗,而发达国家已经有10%的患者可在6小时内接受取栓治疗。因此,迫切要求改善国内急救流程,深入探索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关键适宜技术。医院脑病中心团队紧跟国内外最新诊疗指南,在院内开展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血管闭塞及各类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为患者提供“一体化、规范化、流程化”的脑卒中诊疗模式。

姓名:梁文宝科室:外三科二组(脑外二科)职务:科主任职称: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擅长:医学博士(在读),年率先在疆内成功开展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年率先在西北五省开展椎动脉狭窄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现每年独立完成脑供血动脉支架植入术、急性脑梗死支架取栓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以及颅内外动脉慢性闭塞再通术、椎动脉狭窄药物球囊扩张术三百余例。疆内第二位获得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带教导师。带领团队成功通过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评审。牵头北疆20家医院成立北疆卒中专科联盟。

门诊时间:周四下午(门诊诊室)

END

来源:脑病一科刘佳

编辑:马莹马倩

审核:孙强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c.com/tslf/206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