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昏迷,命悬一线医院成功抢

苯丁酸氮芥说明书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0110/4324685.html

8月24日,44岁的陆医院神经外科康复出院,出院时陆先生神清语利,生活可部分自理,可起立扶物行走。

陆先生目前可扶物行走,在逐渐恢复中

看到眼前的精神状态良好的陆先生,谁曾想到近一个月前他曾因病情危重出现了呼吸停止,医院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陆先生给我院神经外科赠送锦旗,感谢医护人员的救治

事情经过

7月20日凌晨3点30分,44岁的陆先生突然昏迷,经过急诊头颅CT检查,提示:小脑右侧大面积梗塞,第四脑室移位,脑室轻度积水扩张,经予立即送内科保守治疗:鼻导管吸氧、20%甘露醇ml静滴、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催醒等,患者病情仍持续恶化,深度昏迷,呼吸浅快,血氧饱和度下降,遂行气管插管术。7点30分转到我院神经外科时出现呼吸停止,立即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此时,距离陆先生发生脑梗仅仅过去了大约四个小时。

神经内科主任覃红玲副主任医师和神经外科主任韦茂军副主任医师查看病人。查阅头颅CT片后,考虑患者右侧小脑大面积梗塞导致脑干受压迫,出现脑疝、阻性脑积水、中枢性呼吸衰竭,E1VTM1=Glasgow评分2T,这一数据预示着陆先生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命悬一线!患者病情发展快,迅速恶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差!经医生们讨论,认为目前外科干预是治疗该患者大面积小脑梗塞的有效方法。

陆先生术前、术中、术后的照片

医生将陆先生病情的危重情况以及手术治疗的方案都详细的向家属进行了说明,经家属同意后,神经外科韦茂军副主任医师,赵敬主治医师急诊予陆先生进行枕下后颅凹开颅减压术+侧脑室钻孔外引流术+气管切开术!术后科室医生、护士给予了陆先生积极治疗、优质护理至其康复。

该例右侧小脑大面积梗塞合并脑疝、梗阻性脑积水、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联合的优势,为鹿寨县人民的健康给予了有力保障!

科普:大面积小脑梗塞

小脑梗塞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据报道,小脑梗塞的病死率占全部脑梗塞的15%,平均发病年龄63~65岁,约半数为60~80岁的老年患者。小脑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小脑后下动脉,前下动脉和上动脉,小脑梗塞常因其供血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狭窄或闭塞,心源性栓塞及动脉源性栓塞等原因引起。

大面积小脑梗塞,尤其是继发严重脑水肿形成颅后窝占位后,血肿或小脑组织水肿首先向前压迫脑干,第四脑室;并且小脑与脑干有相同的血供途径。如占位效应进一步加重,可引起中脑导水管或第四脑室正中孔受压形成梗阻性脑积水,小脑梗塞出现梗阻性脑积水的发生率约为11%~25%;如占位发生迅速,可形成小脑幕疝及枕骨大孔疝。此种情况下,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平均3天可出现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加深;除小脑症状外常有颅内高压及呼吸停止等脑干损伤的症状。临床上根据颅后窝压力增高的病情演变过程,将小脑梗塞分为3期:(1)早期(Ⅰ期)仅显示小脑损伤的症状和体征;(2)中期(Ⅱ期)出现轻微意识障碍及脑干受压的体征;(3)晚期(Ⅲ期)发生昏迷,并出现姿式改变,心血管或呼吸功能异常。

目前认为外科干预是治疗大面积小脑梗塞的有效方法,而内科保守治疗往往难以奏效。有文献报道,小脑大面积梗塞非手术治疗的病死率高达80%,而手术治疗的总体恢复率为63%。内科保守治疗之所以死亡率高,考虑为常规脱水治疗并不足以克服颅后窝占位压力上升的程度,短期内,患者病情依然进展,如过度脱水将引起血液浓缩,粘滞度增高,有可能加重梗塞;到达晚期,脑干功能严重受损,不可避免的发生呼吸及循环衰竭。枕下减压术的目的不是针对脑梗塞本身,而旨在解除因脑水肿而继发的脑干受压和脑水肿。

我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优秀的医护团队

相信我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敬业及专业的医疗护理团队,一定能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我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健康

-(科室病房)

-(科室门诊)

相关文章:

医院妇科完成高难度子宫恶性肿瘤急诊手术

医院完成鹿寨首例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

医院医院胸痛中心医联体揭牌成立

喝中药,不用煮,开水一冲,服药更轻松——医院智能化免煎中药房为您服务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c.com/tslf/19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