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方不用愁一:这么多中药配方验方偏方,总有一方能治好你!
脑梗塞是由于颅内外供应脑部的血管阻塞引起其供血范围内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之坏死。属中医之“中风”范畴。这里收集整理了最全的古今治疗脑梗的中药方及验方偏方,治疗范围涵盖了各种原因的脑梗塞,只要你的症状与药方吻合,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面是方集之一(1―20)
1、中风丸治疗脑梗塞。
[方剂]鳖甲、牛黄、麝香、马钱子、鸡血藤、黄芪、川芎、全蝎、僵蚕等。
[制用法]碾碎制成丸,每次1丸,每天两次。
[功效]有通经活络,扶正固本之效。主治中风、类中风。
[验证]曾治20例均愈。住院最短14天,最长65天,平均42天。
服药方法:每次1丸,每天2次;首先用倍量,疗程两周。服药后约30分钟,语塞即缓解,患肢肌力增加,并能增加小幅度的随意运动。如过量服用可出现肢麻、抖动。
病例:吴x,男,58岁,住院号。
主诉:患脑血栓形成后,在市血栓病防治中心用“蛇毒”治疗三个月,现仍步履艰难;左上肢呈弛缓性瘫,体检时血压21/l2千帕斯卡,口语不清,口角右斜,精神不振,面色无华,舌体左斜,舌苔薄白,脉沉弦。
CT诊断:脑梗塞。中风预报值:全血高切:15:3,全血低切:8:4,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胆固醇、甘油三脂均高于正常值。
治疗以中风丸为主,每次1丸,首次倍量(丸重5克)。服药后30分钟,左上肢即能上举齐眉,服药45天兼用维脑路通。出院时病人五官正,语言清楚;左上肢肌力达Ⅳ级,手指分指运动灵活,左下肢肌力达V级,步态稳。生活基本能自理,临床治愈。
[备注]引自年《医学文选》。
2、香蕉花饮预防中风。
[方剂]香蕉花5克。
[制用法]煎水。代茶饮。
[功效]散热滞,活血脉。预防中风。
[验证]据《家庭保健》杂志介绍多名读者反映上方对预防中风确有良效。
[备注]香蕉花多见于我国南方,且受开花季节限制,取用多有不便,可用香蕉代替。香蕉花含有极丰富的钾,对预防中风,减小中风的发作危险很有作用:香蕉虽不及其花含钾量高,但每天坚持食用,同样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姜汁白矾治中风休克。
[方剂]鲜姜汁(榨汁)1杯,白矾6克。
[制用法]开水冲化白矾后对姜汁。灌服。
[功效]散风,温中,醒神。
[验证]据《老年杂志》介绍读者反映效果不错,可以推广。
4、蜈蚣1条、白花蛇1条、全蝎10g,共为细末,每日1剂,分3次口服。治中风。
5、豨莶草g,以米酒、陈醋各30g层层喷洒,蒸透晒干,如法9次,粉碎,再用蜜g,熬至滴下成珠,和入药末,制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服20g,分早晚服,以米汤或稀饭送下。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6、三七、人参 三七、人参各50g,粉碎后,每次服用3g,每日2次。益气化瘀,治脑血栓及其后遗症。
7、南星、木香 南星、木香各等分,每次12g,姜片10片,每日1次,水煎服。用于治疗中风痰盛。
8、南星(汤泡)、甘草(炙)、防风 各90g,每服12g,姜10片,水煎。用于治疗中风瘫痪,口眼img38斜,口噤不语。
9、三生饮:
生南星、生川乌、生附子、木香、生姜各30g,加人参30g,煎服。用于治疗中风昏愦,口眼img39斜,痰气上壅,咽喉有声。
10、桃仁烧酒浸泡1个月,捞出,晒干研细末,和蜜为绿豆大小的丸剂,每次50丸,每日3次,饭后2小时用酒服下,不能饮酒者,可用水服之,治疗半身不遂、半身麻痹或神经痛。
11、涤栓散:
用广地龙30g、蜈蚣1条、白芷9g,共研细末制成散剂。每次服6g,日服3次,10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停药2日,一般1~3个疗程即见效,治脑血栓形成。
12、红龙汤:
红花15~25g、地龙25~40g、葛根30~50g,水煎服。治脑血栓。
13、水蛭口服液:
水蛭口服液(每10mL含生药水蛭3g),口服,每次10mL,每日3次,30日为1个疗程。治脑梗塞。
14、丹芪汤
组成:丹参15~30g,黄芪20~40g,桃仁9~12g,红花6~9g,地龙9~15g。
加减:
伴有畏寒、项背疼痛、舌苔薄白、脉象浮者,加羌活以疏散外风;
伴有头晕热痛、目胀耳鸣、舌质微红、苔微黄、脉弦者,加白菊、牛膝、黄芩、钩藤、石决明、夏枯草,以平肝潜阳;
伴有失语者加石菖蒲、远志以祛痰开窍。
功能:益气化瘀,活血通络。主治脑血栓形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15~60天。
来源:中医药研究,
15、通栓汤。
组成:水蛭、当归各12g 丹参、地龙各15g,川芎、红花、赤芍各10g,炙黄芪50g。
功能:破血逐瘀,补气通络。主治脑血栓形成。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
来源:中医药研究,
16、补肾豁痰汤。
组成:熟地、赤芍、巴戟天、竹茹、决明子各15g,山茱萸、地龙、法半夏、石菖蒲各10g,黄芪30g。
加减: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麻仁;夜寐不安者加五味子、夜交藤。
功能:补益肝胃,豁痰开窍,祛瘀通络。主治脑血栓形成。
来源:湖南中医杂志,。
17、补肾化瘀汤。
组成:黄芪、地龙、赤芍、川芎、三七粉、生大黄、淮牛膝、补骨脂、肉苁蓉各等份。
功能:益气补肾,化瘀通降。主治脑梗塞(急性期)。
用法:每日1剂,每剂煎取mL,2~3次口服,连服3周。
来源:湖南中医杂志,。
18、平肝活血汤。
组成:天麻、牛膝、川芎、益母草、当归、桃仁各10g,钩藤15g 赤芍、丹参各20g,红花3g。
加减:肝阳上亢型加石决明20g、鹿衔草15g;
肝肾不足型加女贞子、旱莲草各15g;
气虚血瘀型加黄芪30g、地龙10g;
痰瘀互结型加法夏、胆南星各10g;
痰热腑实型加大黄、栀子各10g。
功能:平肝活血化瘀。主治急性脑梗塞。
用法:每日1剂,2次分服,连服1个月。
来源:湖南中医杂志,。
19、镇肝熄风汤。
组成:怀牛膝、生代赭石各30g,生龙骨、生牡蛎、龟板、玄参、天冬、白芍、茵陈、川楝子各15g,生麦芽12g,甘草6g。
加减:若痰盛者去龟板加胆南星、竹沥各10g;
心中烦热者加栀子12g、黄芩10g;
头晕头胀者加石决明30g、夏枯草15g;
舌强语謇者加远志10g、石菖蒲、郁金各15g;
便秘者加火麻仁12g、番泻叶6g;
心烦失眠者加炒枣仁12g。
方中还可酌情加活血通络药如地龙、红花、鸡血藤等。
功能:滋养肝肾,平肝熄风。主治脑血栓形成。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3次温服,半月为1个疗程。
来源:黑龙江中医药,。
20、滋阴潜阳汤。
组成: 白芍、怀牛膝、丹参各20g,白菊花、桃仁各10g,山萸肉、生地各15g,天麻、钩藤各12g,石决明(先煎)30g,水蛭粉(冲服)、红花各6g。
加减:挟痰热者加白芥子、竹茹各10g,胆南星6g;
伴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各10g;
热盛者加黄芩6g、山栀10g。
功能:滋阴潜阳,活血通络。主治脑梗塞。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来源:湖南中医杂志,。
★中药调理,需对症下药,必要时需医生指导!
长按上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c.com/bdfnzym/20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