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妈患有房颤病史近10年,近10年以来已发生脑梗死有3次,前两次还好,比较轻微(腔隙性脑梗死),经积极的治疗后恢复得还可以,没有遗留什么大的后遗症。做家务等还能胜任,就是有时感觉肢体乏力,手脚麻木等。但最近不知怎地又出现了新的症状,周大妈在早晨睡醒时突然感觉一侧肢体不听使唤,语不成句,讲话都有困难,家人立即呼叫医院。这次她没有前两次那么幸运了,经过头颅CT检查确定为再次新发脑梗死,而且面积比较大。虽然经过积极的治疗,说话还算流利但遗留了一侧肢体瘫痪,不得不长期在轮椅上生活,自己不能做事不说,还给子女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周大妈心里憋屈:这为什么脑梗死总跟自己过不去,好像总粘着自己不放似的。自己虽然有房颤的病史,但一直以来除了偶尔有心悸、胸闷之外,其他没觉着有什么不舒服的啊,而且血压情况控制的也还可以,这究竟是怎么了呢?
其实周大妈反复发生的脑梗死与房颤有着密切的关系。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长期持续性的房颤多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尤其老年人。由于年龄、血压、血脂、血糖等过多危险因素的存在,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可以引起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的发生,从而引起诸如房颤之类的心律失常。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房颤病人病因不明确。
房颤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也可以无任何表现。心率快者也可有心绞痛和心衰的发生。一般来说对于初发者来说,房颤常多为阵发性的,但病人的症状可能会比较明显。反复发作的,就容易形成永久性房颤了。
房颤对于人体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可以导致血液在心房内淤积,引起心房组织的重构,心肌细胞代谢障碍,从而使心房扩大。长期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使房颤的病人容易形成血栓,尤其是在心房内形成附壁栓子,一旦脱落,随血流栓塞脑血管可发生缺血性的脑卒中——即我们现在看到的脑梗死。
房颤的治疗以恢复窦性心律及预防血栓形成(脑梗死)为主要目标。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对于症状比较明显的、药物治疗不理想的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射频消融)。房颤持续的时间越长越不容易恢复为窦性心律,同时血栓形成的风险也在增加,脑栓塞继而引起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也会增加。所以,没有药物禁忌的情况下主张对房颤的病人都应进行预防性的抗凝治疗,常用的药物为华法林。
周大妈的房颤已有近10年,平时症状并不明显,所以恢复为窦性心律的可能性不大。当前最主要的便是预防性的抗凝治疗,防止心房内附壁血栓的形成,防止脑梗死再次发生。
听完我的解释,周大妈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脑梗死总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现在周大妈每天都坚持吃药,一有不适医院请医生指导,一点都不敢拖了。按周大妈的话说,可不能让自己再来一次脑梗死,让另外一侧肢体重蹈覆辙了。
作者简介
冯伟,男,年8月,主治医师,本科,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于社区全科医疗。迄今发表学术类文章20余篇,核心期刊8篇。年入选浦东新区卫生系统优秀社区适宜人才培养计划。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房颤的患者,刚得的时候非常紧张,时间一长,患者自己也就放松了警惕,对于长期坚持服用抗凝药物产生了抵触,尤其是遇到药物有副作用出现时,更是不遵从医嘱自动停药,当真正引发心房附壁血栓,导致脑栓塞、脑梗死出现时,悔之晚矣。感谢冯医生给广大患者带来的科普文章。
投稿邮箱:tougao
aiaiyi.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有哪些白滇风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