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抽烟喝酒血压血糖超标41岁男子突发

每12秒就有一个中国人发病,每16秒就有一人死于该病。这种病就是老百姓熟知的脑卒中。脑卒中是中国人的头号杀手,《中国卒中报告》概要显示,年,中国卒中死亡率为.49/10万,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率的22.3%;每5位死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带病生存的脑卒中患者在我国已多达万。卒中已成为造成过早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位原因。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脑卒中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很多人对脑卒中没概念,不重视,只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才会顿悟,但那时就迟了。”医院综合内科副主任吴乐程副主任医师见过很多让他深感“遗憾”的病人,但也有一些病人,因为及时地进行脑卒中风险筛查,生命旅程就此改写。71岁老太因为冠心病做检查医生筛查脑卒中风险揪出颈动脉狭窄“吴主任,我现在血压血糖控制得毛好,多亏你那时检查仔细,要不然我一把老骨头,说不定哪天突然就倒下了嘞”。71岁的黄老太,上周准时来到医院综合内科副主任吴乐程副主任医师诊室复诊,看到血压血糖等指标控制得不错,老太太连连感叹,是吴主任为她成功排雷。家住城西的黄老太患高血压、糖尿病好几年了,还患有冠心病,放过支架。两年前,黄老太身体不舒服,来到家附近的医院综合内科就诊,吴乐程是她的接诊医生。黄老太有高血压、糖尿病,又有冠心病病史,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吴乐程为她安排了颈动脉检查,结果发现,黄老太颈动脉重度狭窄,随即联系专家为她手术,放置了颈动脉支架,降低了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之后的两年,黄老太定期在吴乐程门诊复诊,吴乐程也根据黄老太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黄老太的血压、血糖一直控制得比较理想。

抽烟喝酒还有高血压高血糖41岁男子突发脑梗

41岁的林先生则没像黄老太那么幸运了。林先生有十多年烟龄,每天要抽一包半烟,他还喜欢喝白酒,每天2-3两雷打不动。年纪轻轻,他还患上了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对此,他满不在乎,也没及时就医。今年3月某一天,林先生在家突然口角歪斜、失语、身体左侧无力,被家人送到医院急诊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溶栓时间。头颅核磁共振显示,林先生右侧基底节梗塞,也就是说,他遭遇了脑卒中。虽然经过内科积极治疗和长时间的康复锻炼,林先生保住了性命,也能正常说话和活动,但脑卒中给身体带来的后遗症还是存在,他的左侧肢体会常常感觉到麻木。“这个患者危险因素这么多却一直没重视,如果早点筛查,或许脑卒中就不会发生。”吴乐程坦言。

预防脑卒中重视高危人群筛查40岁以上有危险因素人群都应及时做脑卒中风险评估

吴乐程表示,脑卒中现在有年轻化趋势,“中国卒中发病人群中1/5小于45岁。”年纪轻轻就脑卒中,对家庭来说更是意味着顶梁柱倒了。因此,及时进行筛查,早发现早干预,可以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减轻后期出现的不良后果,减轻家庭负担。脑卒中的筛查管理及干预治疗方面,吴乐程及其团队下足了功夫,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风险筛查机制。“我们会根据脑卒中的八大危险因素和两项病史来进行评估,根据评估评分,筛查出脑卒中的低危人群、中危人群和高危人群,根据不同人群予以不同管理方案。”吴乐程介绍,针对低危人群,主要以定期体检和健康宣教为主;中危人群则需对血压、血糖、血脂进行诊治并予以健康宣教;而高危人群,医生会为他们制订针对性、个性化的检查,根据结果制订后续治疗方案,并进行随访管理。“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脑梗死,是指脑血管被血栓堵塞,约占80%-85%。出血性卒中俗称脑出血,为脑血管破裂引起,约占15%-20%。无论是出血性卒中还是缺血性卒中,尽量在最短时间里,赶医院是关键。”吴乐程强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c.com/tslf/203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