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对自身健康的重视,重视定期体检的人越来越多,而不少中老年人在做过头颅CT或者磁共振检查后,会发现检查报告上出现:xx位置腔隙性脑梗死。
一看到“脑梗死”这三个字就慌了,整日寝食难安,担惊受怕。那这“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梗死”真的一样吗?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简称“腔梗”,也被称为“无症状性脑血管病”,是脑梗死里症状较轻的一种类型,约占脑梗死的20%-30%。
腔梗是指大脑半球或者是大脑深部的小穿通动脉的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管腔闭塞,形成的小的梗死灶。梗死面积较小,其病变范围一般为2-20mm,其中以2-4mm者最为多见。
很大部分腔梗人群没有任何症状,部分人会有轻微的头晕、头痛、四肢无力、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等症状。
因不适症状并不明显,所以一般只有在影像学检查时才会发现异常。
而且腔梗的预后良好,多数患者经数周治疗后就能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不必过于担心。
腔梗≠脑梗,危害小,就能忽视?
虽然腔梗的杀伤力并没有脑梗的威力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置之不理。
腔梗的出现提示脑血管已经产生了病变,而且腔梗易复发,每年的复发率为4%-11%!
腔梗的症状表现比较单一,若感觉丧失、偏瘫、走路摇晃、手脚不听使唤、口齿不清等现象突然发生,医院进行脑部检查。
全面控制危险因素
1
控制血压
高血压不仅会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损害与功能的失调,还会使全身细小的动脉发生硬化。
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检测血压,并且坚持服用降压药;日常生活中控制好吃盐量,每人每日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
2
控制血糖
由于血糖升高,红细胞膜和血红蛋白糖化,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及损伤,而血管内皮细胞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第一道防线”;
另外,血糖高还会导致血小板功能亢进和凝血异常的情况,促进了血栓的形成。
建议适当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胡萝卜、芹菜、燕麦、柑橘等,能延缓肠道吸收糖分。
3
控制血脂
血脂过高是指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高,易在血液中形成脂肪斑或纤维斑块,导致动脉管腔狭窄,管壁硬化,进而诱发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中老年人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血脂的检查,以便早发现问题,早进行干预治疗;饮食要少油低脂,并多运动。
4
控制血液粘稠度
很多人会把血脂和血粘稠混为一谈,但其实二者并不相同,脂质高会引起血稠,但血稠并不一定就是血脂高。
血粘稠在临床上叫血流变性,血粘稠度主要与红细胞和血浆蛋白数量有关。血液过度粘稠,使血液流动缓慢,微循环血流不顺畅,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及时补充水分,建议起床后、三餐前1小时、睡前1小时都喝一杯水;适当多吃能辅助抑制血小板聚集的食物,如黑木耳、洋葱、纳豆等。
中医介入通络清淤疗法
对三高疗效显著
建议采用中医介入通络清淤疗法治疗,该疗法可做到提前预测,主动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适用人群:
主要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脑血栓、脑梗塞、脑出血、脑供血不足、中风后遗症、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颈椎病等情况者。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比较专业的医院白癜风初期症状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c.com/rq/16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