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权威医院 http://m.39.net/pf/a_4525470.html
脑梗作为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它的发生往往会让人措手不及,所造成的后果轻则生活不便,重则卧床不起,是一类严重危害我们健康的疾病。
但是,脑梗在发作之前也会有一些征兆或症状,只不过这些“警示信号”持续时间很短,甚至是一次性的,很容易就被忽略了。
所谓脑梗死,简单来说就是大脑的供血动脉被堵住了,阻塞部位远处的血流急剧减少或完全中断,相应的脑组织随之坏死、软化,宝贵的神经元被胶质细胞所替代,出现身体的感觉及运动功能的丧失。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脑梗快速识别方法有“”口诀:1是指脸部,可以看看脸上的鼻唇沟、眼睑、表情是否对称,口角有无歪斜。2是指两个手臂抬起,观察两侧臂力是否对称抬起的高度是否一致。0是指聆听,就是听患者说话,如果有口齿不清,言语含糊或者口吃,都可能是脑梗早期的表现。而除了“口诀”,身体还有哪些异常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呢?下面告诉你三个在睡眠时出现的异常,也有可能是脑梗的早期信号,值得我们格外重视。
一、打呼噜打呼噜似乎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对男性而言,甚至不少人刚刚踏入而立之年就已经是资深呼噜大王。
有过打呼噜经历的人或多或少有过这种感觉:就是无论睡得多沉,一觉醒来,总还是觉得头昏脑涨,昏昏欲睡,甚至比睡前还要疲惫。那么他很可能存在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是一种由于睡眠时,上呼吸道被反复短暂的堵塞引起的全身缺氧的疾病。
1.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能增加高血压、糖尿病风险,间接导致脑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简单的理解就是在睡觉时,由于舌根后坠,或者是颈部气管前组织过于肥厚,压迫气道,导致呼吸道的通畅程度时好时坏,血液中的氧气的供给也就反复受到影响。
在缺氧时,交感神经兴奋,身体的血管会倾向于收缩,以确保重要器官的供血,而随后呼吸道的梗阻又解除了,血管又会舒张回原样,但不一会儿,缺氧的警报有再次拉起,血管再次进行收缩。如此反复进行的“狼来了”的游戏,在整个睡眠时长里可能存在十几次甚至几十次,长此以往,血管的弹性就会受损,对血压波动的调节能力大大下降,从而导致或加重高血压。
此外,这种由于反复缺氧导致的神经体液调节节律的失调,最终也会引起身体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病因。
高血压、糖尿病都是脑梗的高危因素,他们都会在不知不觉间损害脑部血管,所以,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医院呼吸科或睡眠门诊检查一下,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否则,你的闭目养神很可能是在“惹祸上身”。
2.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以直接导致脑梗
有研究发现:打鼾人群患上脑梗死的概率更高,其发病率比不经常打鼾的人最高可以高出10倍。同样脑梗死患者中患睡眠暂停综合征的发病率可高达60%-90%。脑梗死患者一旦合并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早期的病情恶化与此病有关,同时远期神经功能恢复差、复发率也明显增高。
二、肢体麻木或乏力大家在睡眠时有翻身或起夜的习惯,如果在此时感到肢体有麻木,或者是翻身无力,翻了好久也翻不过去或者动弹不了,并且持续很短的时间又恢复正常了,请务必要重视这种情况
临床上有一种叫“短暂性缺血发作”,简称“TIA”。它是神经系统急性供血不足或微栓塞引起的,可逆的神经功能受损,常见的表现就是短暂的一侧肢体麻木或者无力,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短暂的单眼或双眼黑朦或视物模糊,说话不清或者听不懂别人说话,甚至可能突然眼前发黑,晕厥跌倒。多数发作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可以自行恢复,不留后遗症。如果去做神经影像学检查,是看不到明显的脑梗死病灶。
虽然,短暂性缺血性发作的症状持续很短,但却被成为“小中风”,因为研究已经发现,尽管影像学抓不到脑梗的证据,但实际上脑血管内已经有微小的血栓形成,只是因为体积和数量太小,不足以掀起啥风浪。
并且,目前临床上已将短暂性缺血性发作视为急性脑梗死的前兆。
约20%~25%的脑梗死患者前期有短暂性缺血性发作。发生短暂性缺血性发作后,如果不进行治疗,3个月时脑梗死的风险高达20%,而且这种风险大多发生在前10天内。及时诊断和干预可使3个月时脑梗死风险降低80%。
可见,早期识别短暂性缺血性发作,是迅速找到和治疗病因、预防脑梗死的重要时机。由于短暂性缺血性发作的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可自发缓解,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导致很多患者未能在第一时间就诊,从而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
三、失眠或者嗜睡长期的慢性脑供血不足使脑组织产生慢性缺血、缺氧从而出现头痛、头昏、嗜睡或失眠、认知功能损害等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
其中失眠和嗜睡最容易被人忽略,但其实,在大脑供血不足时,神经系统对于睡眠节律的调节是紊乱的。
一项大样本队列研究对名老年男性进行的为期10年的随访显示,12%的老年男性存在失眠,失眠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概率比普通人高75%。芬兰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56.7%的卒中患者主诉失眠,其中38.6%在卒中前即已存在失眠,18.1%在卒中后出现失眠。法国的一项多中心研究纳入名65岁以上既往无心脏病、卒中和痴呆史的受试者,13%的受试者经常出现日间睡眠过多(excessivedaytimesleepiness,EDS),在随访5.1年后,名受试者出现卒中。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相对于无日间睡眠过多者,频繁出现日间睡眠过多者的卒中风险显著性增高2.1倍。因此,如果你有慢性病基础,出现失眠或嗜睡,并且同时伴有头痛、头晕及肢体麻木等情况,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治疗。
最后,总结一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绝大部分脑梗的发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我们除了要对脑梗早期信号有充分的认识以外,更重要是做好日常高危因素的管理,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饮酒等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诱发脑梗的高危因素。做好饮食安排及定期运动,这样脑梗的风险是可以被降低和控制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