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脑卒中绿色通道的护士。请放心,有我在,我会一直陪着你……”这是吉大一院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主管护师刘银章见到每一位患者家属的“开场白”。这句话,刘银章在工作的这些年里,每天至少要重复十几次。从患者入院到实施抢救的短暂时间里,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语,总能让手足无措的患者家属,感受到一丝温暖与力量。
吉大一院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主管护师刘银章在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岗位上紧张而忙碌地工作。
“患者神清,左侧中枢性面瘫,言语笨拙,左侧肢体完全瘫痪”“入院前测量血压偏高,发病后约60分钟入院,发病时间明确”“考虑该患者为急性脑卒中,已经启动绿色通道,正带患者快速检查”……8日一早,刘银章与患者家属一同推着移动护理床走在绿色通道上。护士刘银章与医生进行简短沟通后,双手推着床旁扶手,脚步急促而沉稳,快速而有序地带着患者完成了各项检查,经医生对患者头CT影像进行评估,确认患者为急性脑梗死。约15分钟后,在刘银章的陪同下,患者顺利进入溶栓室。
刘银章说,静脉溶栓的“黄金治疗期”在4.5小时以内,如果患者在此期间能快速使用静脉溶栓药物,将血管内堵塞的血栓进行溶解,患者缺血的脑细胞再次得到血液供应,入院前肢体偏瘫的症状就会很快得到改善。进入溶栓室后,绿色通道医生又对患者病情进行再次评估,刘银章迅速根据患者情况配好溶栓药物。
作为一名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的护士,刘银章的工作有别于常规护理人员,他的护理服务贯穿于患者入院检查至后期治疗的全过程。工作中,刘银章既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评估,为后续精准治疗提供强大保障;又要熟知每个诊疗窗口和环节,带领患者及家属在最短时间内为抢救争取更多时间。
今年37岁的刘银章从事护理工作已有15个年头,他一直坚守在重症监护和卒中抢救一线救治岗位。卒中急救绿色通道的工作紧张而忙碌,刘银章常常承受着巨大的体能消耗,工作时,他却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步履匆匆。每天下班回家,他的小腿和脚掌都是肿胀的,相比这些身体上的辛苦,每当听到患者被抢救成功的消息,他又像打了“鸡血”一般,动力满满。“我们抢的是时间,靠的是智慧,拼的是体力,就是要争分夺秒抢救每一位患者。”采访之时,刘银章提及最多的高频词就是“争分夺秒”。
在短短的半小时,甚至十几分钟内,绿色通道护士要做的工作有很多,“快而稳”是他们的基本素养。刘银章说,脑卒中是一种急性发作的脑血管病,急救的时间关乎患者愈后和将来的生活质量。他深知,自己抢得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将来患者美好生活的明天。刘银章总是希望,自己能快点,再快点。
患者瘫痪的肢体抬起来了,言语清晰,溶栓成功!此时,刘银章的手机响起,又有一名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带着患者抢救成功的喜悦,护士刘银章再次疾步走向卒中绿色通道,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来源:长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