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28日8:15,医院脑病科三区接诊一名58岁男性患者,该患者间断头晕2周,加重1小时来院,张艳萍医生接诊后,考虑“恶性眩晕、后循环梗死”,立即按照卒中绿色通道流程联系核磁室,核磁室第一时间完成了该患者的核磁检查,患者返回病房后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四肢无活动。张艳萍医生立即通知静脉溶栓小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将患者转至脑病一区监护室。周恒主任查看病人、分析患者核磁,考虑该患者为基底动脉主干的急性闭塞,当即作出指示:1.立即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2.因该患者为基底动脉主干闭塞,溶栓治疗可能无效,即使有效仍存在再次闭塞的可能,随时危及患者的生命,在医院联系,准备行动脉取栓治疗。3.做好救护车辆、抢救药品、转送医护人员准备,随时准备启医院。4.与患者家属做好沟通,取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大家闻令而动,9:20付爱良医生带领静脉溶栓小组开启静脉溶栓治疗;同时刘森医生将患医院介入科,对方肯定了我科的治疗方案,并做好了为患者行动脉取栓的准备工作,林丽娜护士长安排好了救护车和转送人员。10:20静脉溶栓顺利完成,患者症状减轻,嗜睡,构音不清,四肢可见活动,立即启动阿加曲班抗凝治疗。10:30患者在刘森医生、裴玉丽护士的严密监护医院,转送途中患者症状反复波动,2次出现意识丧失,经紧急推注抢救药品,患者意识恢复,12:00救护车医院急诊科,急诊科立即按照卒中绿色通道流程为该患者安排了相关检查,期间患者再次出现意识丧失,被紧急护送到导管室行动脉取栓治疗,12:50患者取栓完毕,医院神内一监护室,患者神志转清,四肢活动可。目前患者神志清楚,言语欠流利,四肢活动灵活,正在恢复中。
据悉,该患者为医院第一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行动脉取栓桥接治疗的患者,由于准确研判、科学决策、协调联动、分秒必争,使一个已经到了鬼门关的患者重获新生,开创了该院急性脑梗死桥接治疗的先河。今后脑医院、医院合作,逐步开展脑血管造影、脑血管支架植入、动脉取栓等介入治疗,最大限度的恢复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救治脑病科一区医办室脑病科三区医办室来源:医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