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流变学预测脑卒中

红细胞的数量对血液黏度的影响最大

影响血液黏度的因素很多,其中,红细胞数量的多少对血液黏度的影响最大,即红细胞数多时全血黏度升高,反之则降低

“血液流变学”听上去是一个专业名词,似乎离我们很远,但是它与许多疾病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肺心病,或出现眩晕、走路不稳而跌倒、记忆力严重减退……就得熟悉这个词了

血液流变学=血液的流动性+变形性

● 血液流动性:血液在心泵(即以心脏为动力)的作用下,以血管为管道不停地循环流动着, 血液流动过程中出现异常就给机体带来不良影响血液流变学首先要研究的是血液在血管内是否正常流动血液黏稠度的高低即可反映血液流动是否正常

●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所保持的形状不同:比如我们把一杯水倒入另一个与杯子形状不同的容器中,其形状就发生了改变通过这个生活中的小现象,专家要告诉您的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但血管的管径及形状是不同的,血液在流过不同管径及不同几何形状的血管时所保持的形状也是不同的,这就是血液的变形性”

血黏度是连接血液流变学与脑卒中的纽带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危害性大,并且发病突然,让人措手不及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明白血液黏度过高会引发脑梗死, 血液黏度过低会引发脑出血的道理那么您知道血液黏度是通过何种检查手段检测出来的吗? 没错!就是血液流变学检查

任何流体都有一定的黏度, 油比水黏, 所以不如水容易流动血液与其他流体一样,在同样外力的作用下,流度大(流动容易)的黏度小, 流度小(流动困难)的黏度大, 血液有一定的正常黏度范围血液黏度是血液流变学检测中的重要指标, 它可分为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

此外,血液流变学还有很多极为专业的检查指标,这些指标对于医生协助诊断疾病有重要意义

哪些疾病会出现血液黏稠度高

● 脑血栓形成或脑出血、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肌缺血;

● 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肺心病

血液黏稠度升高可引起的症状

● 视力模糊、复视或失明,标志着脑内某部位血管发生了严重的阻塞或狭窄;

● 眩晕,脚步不稳或步态蹒跚,甚至跌倒;

● 一过性言语不清,甚至失语;

● 记忆力、判断力减退,甚至严重健忘;

● 头昏、头痛、困倦、嗜睡

单纯由血液黏稠度升高引起的上述症状大多是一过性,但它已经发出了警告,提醒您一定要及早到医院就诊

提示:目前国际上还没有血液流变学的统一标准作为参考,且现在使用的方法影响因素较多,导致检测结果变异较大,准确性较差因此,做血流变检查时,不能根据一次结果下结论,需要多次抽血测定才能得到比较可靠的结论又由于各个医院所使用的仪器不同,测定结果没有可比性,因此建议做血流变检查时,最好固定在一家医院

检查前应做到

● 早晨禁食禁水空腹抽血

● 切记抽血前1天晚上一定不能饮酒,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

● 检查前3天停止服用各种药物,每天正常饮食

相关链接

● 全血黏度:结果增高,提示血细胞压积或血浆黏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或弹性差

● 血浆黏度:反映体内生物大分子(纤维蛋白原、球蛋白、血脂)对血细胞黏度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c.com/zz/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