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时间窗外方案选择的重要性
本期我们通过一例急重脑病患者诊治情况进行讨论
仲某,男,54岁,患者于入院前8小时自觉睁眼后视物不适,未重视,继续入睡至晨醒后自觉向右侧及向下视物时模糊,不能如常行走,但四肢抬举正常,自测血压升高/mmlg,医院就诊过程中出现左侧肢体无力,站立不稳,行走时左偏,且伴口角右偏及言语表达笨拙,头CT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及脑白质脱髓鞘,患者紧急来我院,此时距离患者发病已8小时,病情呈持续性进展,出现嗜睡,双眼右侧凝视,病情极不稳定。
既往:脑梗死病史及高血压病史10年,现口服厄贝沙坦片及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血压控制欠理想;否认糖尿病、心脏病及高脂血症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无过敏史,吸烟史30余年,戒烟7年,时有少量饮酒。
王海主任诊治方案的选择!!!
病人来我院后王海主任紧急接诊病人,完善基础生命体征及基础检查后,结合患者病史、血液结果及病情危重情况,第一时间确定治疗方案,给与持续阿加曲班抗凝治疗,并配合活血化瘀、改善循环、脑保护、降脂保护血管内皮、调控血压、血糖等治疗,病人接受治疗后病情稳定,当晚嗜睡症状改善,第二日双眼凝视症状缓解,仅存有轻度言语笨拙及肢体无力。
从该患者的诊治过程我们看到了脑血管病急性期规范治疗流程
(中国急性期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
一、评估与诊断
1、对所有疑似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头颅平扫CT、MR检查(I级推荐);
2、应进行头颅平扫CT、MR检查,排除颅内出血(I级推荐);
3、应进行血液学、凝血功能和生化检查(I级推荐);
4、所有卒中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I级推荐),有条件时应持续心电监测;
5、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病情程度(II级推荐);
6、进行血管病变检查(II推荐),但在起病早期,尽量避免因此检查而耽误溶栓时机;
7、根据上述规范的诊断流程进行诊断(I级推荐)。
王海主任首先诊断为该患者为急性期缺血性卒中,并给与个体化评估
(中国急性期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一般处理
1、呼吸与吸氧2、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3、体温控制
4、血压控制5、血糖调控
特异性治疗
1.溶栓2.抗血小板3.抗凝4.降纤5.扩容
6.扩张血管7.其他改善脑血循环的药物
针对该患者王海主任制定治疗方案,在一般处理的基础上给与持续抗凝治疗,并收获良好治疗效果!!!
下附该患者部分检查:(因视频审核问题,该患者视频影像将在后期补充)
临床中许多患者因各种原因未在有效溶栓时间窗内得到救治,可以看到该患者到我院时发病8小时,错过了溶栓时间窗,医生仍面对治疗方案的抉择,这时能对患者自身病情急及危险因素进行充分评估尤为重要,只有对病情全面掌握并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本病例中王海主任带领脑病三科全体医护人员真正做到了全方位掌握患者病情,给与个体化及充分的治疗,并得到良好的效果。
您的信赖,我们的力量
医院脑病三科联系北京白癜风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c.com/zz/15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