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开车时头脑是否清醒?
开车时头脑清楚、思维敏捷是安全驾驶的保证,然而,有些糖尿病患者反应迟钝,这种情况可见于:
1.血糖过高
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较差,血糖较高时,可能反应迟钝,甚至昏迷,这就像酒后驾车一样,思维与动作不协调,极易发生危险,这种情况多见于血糖超过16.7mmol/L的患者。笔者曾遇到过一位大客车司机,血糖高达20.0mmol/L仍然坚持工作,对于司机本人及车上的乘客的危险不言而喻。
2.血糖过低
血糖太高有危险,血糖过低同样不安全。当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4.0mmol/L时可能出现心慌、手抖、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嗜睡、昏迷,严重者可以发生死亡,我们称之为“低血糖症”。有些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监测血糖并不低于4.0mmol/L,这种情况可见于血糖下降过快导致的“低血糖反应”,同“低血糖症”一样,这种情况下患者反应迟钝,开车极不安全。
3.血压控制差
许多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血压控制较差的患者,血压过高或波动较大都可以造成患者头晕,注意力下降,甚至意识模糊。这时驾车就可能力不从心,发生危险。
其次,开车时视力是否正常?
视力正常也是开车安全的保障。视力障碍在糖尿病患者中主要见于两种情况:
1.一过性视力下降
主要由于血糖波动较大,在血糖上升或下降过程中人的眼睛会随着血糖波动“自动调节”,如果血糖稳定在某一水平,两周以后视力就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所以在血糖尚不稳定阶段,驾车时必须注意视力变化。
2.不可逆性的视力变化
主要见于糖尿病性眼底病变,比如眼底出血、渗出,甚至视网膜脱离而引起失明。
再有,开车时手脚是否灵活?
开车的动作是要靠大脑指挥手脚的协调运动来完成,如果手脚运动不协调、不灵敏,开车也是不安全的。手脚的感觉是否灵敏,动作是否准确,就成为重要的评估项目。除了上面提到的血糖过高或过低、血压控制差可以导致患者手脚运动不协调等情况,还有两种情况不能忽视:
1.腔隙性脑梗死
常见于血糖、血压、血脂等控制差的患者,可以急性发病,也可以反复发作逐渐加重。轻者无典型症状,重者出现手脚不听使唤,半身麻木,说话不清,神志障碍等。一旦出现上述表现一定要注意是否合并了脑梗死。
2.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
这种并发症在病史较长、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中很常见,表现为手脚皮肤、特别是足部感觉迟钝,可伴有针刺样疼痛或蚁行感,可能造成开车时难以准确、灵敏地踩踏刹车等,容易造成危险。
以上提到的是糖尿病患者开车时常见的几个问题。总的来说,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找专科医生咨询、检查,评估开车的风险,尽可能在各项糖尿病控制指标都达标后再开车,以降低可能存在的风险。
相关链接
据国外近期的调查研究显示,约有l/3的交通事故发生在患有糖尿病的司机身上。因此有些国家规定,凡是接受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不得驾车或从事高空作业。我国对糖尿病患者能否开车尚无明确限定。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者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驾车时比健康人更容易导致车祸。他们更容易撞车、违反交通规则,或者由于低血糖而导致昏迷。在低血糖症时,个人的反应时间和判断能力会削弱,使他们在执行需要集中精力和高性能的任务时遇到极大的危险。虽然2型糖尿病患者也会出现低血糖,但发生的频率远远少于1型糖尿病,而且程度较轻。不过2型糖尿病患者仍然应该对驾车的潜在危险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在驾车前一定要严密监测血糖,做好安全工作。
您可以扫描上方男性白癜风怎么治疗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c.com/tslf/3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