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与消化道疾病

酒精的代谢

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在消化道内不需要消化即可吸收,吸收快且完全。空腹饮酒时,15分钟吸收50%左右,半小时吸收60%~90%,2~3小时吸收%。吸收后的乙醇约10%由呼吸道、尿液和汗液以原形排出,其余90%经由肝脏代谢。乙醇首先被氧化成乙醛,脱氢后转化为乙酸,最后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能。

酒精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

酒精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1)消化道疾病: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征、食管炎、酒精性胃炎、急性胃黏膜病变、胃十二指肠溃疡、腹泻、消化道肿瘤等;(2)胰腺疾病:急慢性胰腺炎;(3)肝病: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等。

急性酒精中毒

俗称醉酒,过量饮酒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而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症状。通常,急性酒精中毒发病比较急,如不及时抢救治疗很容易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1)兴奋期:病人出现头昏、乏力、自控力丧失,自感欣快、言语增多,有时粗鲁无礼,易感情用事,颜面潮红或苍白,呼出气带酒味。(2)共济失调期:患者动作不协调,步态蹒跚、动作笨拙、语无伦次,眼球震颤、躁动、复视。(3)昏迷期:患者沉睡,颜面苍白、体温降低、皮肤湿冷、口唇微绀,严重者昏迷、心跳加快、二便失禁,因呼吸衰竭死亡;因咽部反射减弱,饱餐后呕吐,导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而死亡;也有继发腔隙性脑梗塞和急性酒精中毒性肌病(肌痛、触痛、肌肿胀、肌无力等),酒精因抑制糖原异生,使肝糖原明显下降,引起低血糖、可加重昏迷。

酒精性胃炎

大量的高度数白酒在胃内很快吸收后,直接损伤胃粘膜的上皮细胞,破坏了胃黏膜的屏障作用;酒精也可对黏膜下的血管造成损伤。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即所谓“酒精性急性胃炎”。

临床表现:多为急性炎症,有上腹痛、腹胀、烧心、恶心、呕吐等症状,但部分病人也能转为慢性胃炎。

酒精性肝病

易感因素:饮酒习惯、营养状态、性别、感染、遗传和基因。

发病机制:(1)肝细胞代谢紊乱:乙醛与肝细胞内蛋白质分子结合,引起肝代谢障碍。影响线粒体功能,抑制氧化磷酸化及脂肪酸氧化。肝内甘油三酯堆积。影响微管功能,微管蛋白分泌减少,致脂质沉积。自由基产生过多,膜脂质过氧化损害。肝星状细胞活化,胶原合成增加,促进肝纤维化。(2)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作用。乙醇通过细胞色素PCYP2E1在铁参与下的氧化作用,产生过多的氧化应激产物,通过脂质过氧化反应影响细胞膜功能。长期酗酒者,肝内还原性谷胱甘肽明显减少,抗氧化活性减弱。(3)免疫和炎症损伤。乙醇代谢产物和肝细胞蛋白或小分子,触发自身免疫反应。肝炎症和内毒素血症激活枯否氏细胞,促进大量炎症和纤维化细胞因子的释放。(4)两次打击学说。初次打击指不同病因通过增加氧化应激、脂肪酸氧化障碍形成脂肪肝。二次打击指脂肪肝发生后,脂质过氧化反应进一步导致脂肪肝发生炎症、坏死、纤维化。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专业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全套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c.com/rq/34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