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托脑血管病学组对《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进行更改。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般处理缺乏高等级研究证据,目前共识性推荐意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吸氧与呼吸支持:①合并低氧血症患者(血氧饱和度低于92%或血气分析提示缺氧)应给予吸氧,气道功能严重障碍者应给予气道支持(气管插管或切开)及辅助呼吸。②无低氧血症的患者不需常规吸氧。
2、营养支持:脑卒中后由于呕吐、吞咽困难可引起脱水及营养不良,可导致神经功能恢复减慢。应重视脑卒中后液体及营养状况评估,必要时给予补液和营养支持。
推荐意见:①正常经口进食者无需额外补充营养。②不能正常经口进食者可鼻饲,持续时间长者经本人或家属同意可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PEG)管饲补充营养。
3、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脑梗死后24小时内应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以便早期发现心脏病变并进行相应处理;避免或慎用增加心脏负担的药物。
4、血压控制:高血压:约70%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升高,原因主要包括:疼痛、恶心呕吐、颅内压增高、意识模糊、焦虑、脑卒中后应激状态、病前存在高血压等。多数患者在脑卒中后24小时内血压自发降低。病情稳定而无颅内高压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24小时后血压水平基本可反映其病前水平。目前关于脑卒中后早期是否应该立即降压、降压目标值、脑卒中后何时开始恢复原用降压药及降压药物的选择等问题尚缺乏可靠研究证据。国内研究显示,入院后约1.4%的患者收缩压≥mmHg,5.6%的患者舒张压≥mmHg。
低血压:脑卒中患者低血压可能的原因有主动脉夹层、血容量减少以及心输出量减少等。应积极查明原因,给予相应处理。
推荐意见:①准备溶栓者,应使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②缺血性脑卒中后24小时内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谨慎处理。应先处理紧张焦虑、疼痛、恶心呕吐及颅内压增高等情况。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mmHg,或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高血压脑病,可予谨慎降压治疗,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可静脉使用短效药物(如拉贝洛尔、尼卡地平等),最好应用微量输液泵,避免血压降得过低。③有高血压病史且正在服用降压药者,如病情平稳,可于脑卒中24小时后开始恢复使用降压药物。④脑卒中后低血压的患者应积极寻找和处理原因,必要时可采用扩容升压措施。
5、体温控制:①对体温升高的患者应明确发热原因,如存在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②对体温>38℃的患者应给予退热措施。
6、血糖控制:高血糖:约40%的患者存在脑卒中后高血糖,对预后不利。目前公认应对脑卒中后高血糖进行控制,但对采用何种降血糖措施及目标血糖值仅有少数RCT,目前还无最后结论。
低血糖:脑卒中后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尽管缺乏对其处理的临床试验,但因低血糖可直接导致脑缺血损伤和水肿加重,对预后不利,故应尽快纠正低血糖。
推荐意见:①血糖超过11.1mmol/L时给予胰岛素治疗。②血糖低于2.8mmol/L时给予10%~20%葡萄糖口服或注射治疗。
北京白癜风到哪里治白癜风什么原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