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应该注意什么 http://m.39.net/disease/a_5862251.html
脑梗是重大的脑血管意外事件,占了脑卒中病例数80%以上,脑卒中就是我们俗称的“中风”。
脑梗如同脑血管这些城市道路或高速公路逐渐“堵车”,血液供应不畅或中断,因缺血、缺氧而逐步坏死,诱发局部神经功能障碍。
脑梗发生的“显性要素”是脑血管窄了、堵了,“隐性要素”是脑血流下降,从医学上说,从脑血流下降到出现脑梗,依据影像学观察看,有3个主要时期。
01神经内科医生:脑梗出现和进展有3个时期
一、早期
指在脑梗死发作的4.5个小时内,是治疗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内脑组织变化不明显,可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可以迅速恢复脑血流,改善脑组织代谢,最大限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二、急性期
通常属于病情进展主要的期间,通常属于发病后的24小时以内,需要配合医生完善影像学检查,能够明确观察病灶,积极治疗控制疾病发展阶段,减少对生命造成危险。
三、坏死期
通常属于发病后48小时以内,可能会出现神经细胞脱失变性的迹象,不容易引起脑组织水肿,属于比较严重的阶段,需要配合医生完善脑灌注的防治,预防脑疝。
02脑梗出现的10个重点迹象
1、眩晕:脑梗死患者由于脑部供血减少,引起血管缺血缺氧,多会出现头晕症状,感觉自身以及周围物体转动,应立即就地休息;
2、恶心、呕吐:多见于早期脑干梗死,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盐酸异丙嗪片、华法林钠片等,起到止吐的效果;
3、耳鸣:脑梗死患者早期影响中耳供血,多会使中耳缺血缺氧出现耳鸣症状,应在医生建议下服用甲钴胺片或维生素B1片等,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
4、身体麻木:梗死部位位于运动区域时,会影响运动系统,表现为身体麻木症状,应积极进行身体锻炼;
5、丧失平衡和协调能力:患者病情严重,还有可能会影响脑干或小脑功能,导致平衡和协调能力丧失,造成行走困难或摔倒。
6、视力严重下降:重度脑梗死还容易影响供应眼部的血液,导致患者突然出现严重的视力问题,包括视力严重下降、失明等。
7、血压异常升高:这表现在高血压患者身上,如果某天发现自己的血压突然升高到/mmHg以上时,切记,极有可能是发生脑梗的前兆,如果血压突然降到80/50mmHg以下时,则是形成脑血栓的信号。
8、不自觉流口水:经常在夜间不自觉的流口水,甚至有可能在睡觉的时候被呛醒,其次流口水的方向不变,不会因为头侧向枕头哪一边就往哪一边流。
最后,部分流口水的病人还会伴有面瘫,如口角歪斜或者言语不清,单侧肢体不适等表现,就要综合考虑是不是脑梗塞了。
9、经常打哈欠:生活中打哈欠十分常见,但是这也有可能是脑梗导致。大多数脑梗患者在发病前,都出现过频繁打哈欠的现象,当脑血管堵塞时,脑供血供氧不足,这时的脑组织由于缺氧,频繁打哈欠以此来增加脑部供氧。
10、鼻出血:鼻出血也是脑梗塞发病的前兆体征之一,这种情况可能与血压升高有关,当然,也需要患者排除鼻腔外伤而引起的鼻出血,如果反复出现鼻出血症状,往往就预示着可能出现脑梗塞。
03预防脑梗,谨记“两多一控制”
——两多
1、多动手、多动腿
手指运动不但对预防脑梗塞、老年痴呆大有裨益,而目对脑梗塞患者的恢复也有帮助。
另外,除了手指外,腿的运动也不可少。平时要坚持适度的有氧锻炼,如慢跑、跳健身舞骑车、爬楼梯等。
2、多动脑、多动嘴
语言交流是锻炼大脑的体操,平时要多动嘴交流,尤其中老年人,儿女要常跟父母交谈另外,还要多动脑,勤思考,平时常看些有益于心身健康的书刊杂志。
——一控制
1、控制血压
控制血压可以避免或延缓脑血管硬化及狭窄,是减少脑卒中发病率、病残率和病死率的重要基石,所以,从控制高血压入手预防脑卒中刻不容缓。
不吸烟或戒烟,限制酒精及过高食盐摄入量,摄入富合钾和叶酸的蔬菜及水果的饮食,规律体育锻炼和控制体重水平,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有益于控制血压。对于生活方式调整无效者,应当及时启动药物降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