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病从口入”,其实很多疾病都是由于饮食不当导致的,脑血栓也是如此,如果日常的饮食结构不合理,会大大增加脑血栓的形成几率,因此,想要预防这个问题,首先要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
脑血栓现在已经成为了临床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讲,脑血栓患者老年人的人数能够占到总人数的70%左右。
不过大家也不要觉得只有中老年人才会患脑血栓,因为在近几年脑血栓的人群有着年轻化的趋势,如果觉得自己年轻,就对脑血栓没有足够重视,那么,任何疾病都有可能会发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身上。
脑血栓的五种现象
一、头晕耳鸣:
正常情况下发生头晕耳鸣是常见现象,如果出现其他的不良反应,比如恶心呕吐要引起警惕,可能是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这种情况是脑血栓前兆。
二、突然眩晕:
在清晨起床疲劳,洗澡后若一到两天反复出现五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和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三、打哈欠: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困倦、劳累的时候,容易让人打哈欠。没有睡醒的时候,也会打哈欠。但是当睡眠时间充沛,打哈欠依然频繁,就要多注意了,很有可能是血栓出现的征兆。特别是脑血栓早期,更容易出现频繁的打哈欠。
四、鼻出血:
血栓来临时,血管压力变大,导致鼻腔内部毛细血管破裂,因此鼻出血也是脑血栓的信号之一。
五、血压异常:
脑血栓患者在发病之前首先表现的就是血压出现了异常的浮动,血压的突然上升或突然下降,当超过一定范围时,都有可能会形成突发性脑血栓。
血栓“大户”被揪出,医生提醒:若想保护血管,尽量少吃!
高脂肪食物
顾名思义,高脂肪食物中有非常丰富的脂肪,像油炸类食物,烧烤类食物和各类动物内脏中都有丰富的脂肪含量。
摄入过多高脂肪食物会直接增加身体代谢脂肪的负担,身体各个部位也会堆积更多的脂肪诱发身材肥胖。
高糖食物
如果脑血栓患者伴有糖尿病,还需限制糖及热量摄入,比如香蕉、椰子、百香果、巧克力、奶油蛋糕等,高糖饮食容易导致体内糖代谢紊乱,引起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导致血管壁管腔狭窄,加重病情。
高嘌呤食物
如豆制品、海鲜、啤酒等,此类食物过量摄入容易导致尿酸升高,一方面容易形成痛风,另一方面尿酸高也是脑血栓的危险因素之一,从而可能导致脑血栓进一步发展。
高盐食物
脑血栓的病人不能吃太过于咸的东西,比如说吃一些咸菜或者炒菜放很多的盐,因为如果盐太多会造成血压不容易控制,血压再高会造成脑血栓容易复发,并且有可能向脑出血发生转换。
酒精产品
提到酒水,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在很多场合当中都需要通过酒精来展示一定的地位。这是血栓大户的一类饮品,与肥肉相比,大约能高出5倍左右。经过研究发现,即便在生活中少量饮酒,同样也会促使动脉硬化的过程,若不注意调节,不仅容易出现血栓,还容易让血管变脆。
如何预防脑血栓?做好以下5点
一、饮食要注意:
中老年人要注意清淡饮食,少吃肥肉、肥鹅等脂肪高的食物,甜腻的食物含糖高,也要少吃,太咸的食物胡影响血压,因此要控制好盐的摄入;
二、多喝水:
平时应多喝水,因为年纪越大,血液的流动性就会变得越差,这样血液也就变得很黏稠,如果产生凝块,多喝水能够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的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腌制类食物
三、保持稳定的情绪:
脑血栓患者要学会合理控制心情,不要让自己长期处于焦躁和抑郁的状态,低落的情绪会导致血管神经调节失常,脑血管系列收缩诱发脑梗。
若无法自行调理情绪可以多找朋友和家人沟通,寻求他人的帮助和理解,或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分散注意力。
四、做好保暖措施:
患脑血栓疾病的患者出门在外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寒风会刺激血管收缩时,血液变浓稠,诱发脑梗塞等心脑血管并发症。
而且秋冬季节是脑梗塞的高发季节,出门在外一定要穿好衣服,戴好口罩和帽子,避免冷空气过多侵入身体。
五、饭后不要马上睡觉:
吃完饭后很容易犯困,这是因为血液集中在胃肠道帮助消化食物,导致大脑血液供应减少,产生睡意反应。但是这时候不要马上睡觉。如果这样做血压会很快下降,导致大脑的血液进一步减少,有可能会引发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