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103/4753196.html哈特瑞姆心脏之声心血管医生的继续教育平台
“脑中风”也叫“脑卒中”,学名脑梗死,简称脑梗,指脑血管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的一组疾病。脑梗的危害很大,有些会出现半身不遂等并发症,严重地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1.房颤跟脑梗有什么联系?
房颤时,心房极不规则的跳动,血液流动变慢,容易生成血栓,血流最慢的位置就是左心耳,所以房颤绝大多数血栓均在此产生。血栓一旦脱落,随着血液被送到全身各个地方去,堵在大脑血管里,就会发生脑梗,堵在下肢血管里,就会导致下肢缺血。由于大脑是血栓比较容易到达的地方,所以脑梗死发生的最多。统计结果表明,30%的脑梗死是房颤导致的。
2.房颤患者得了脑梗死,有什么严重后果?
房颤引起的脑梗有一个“三高”的特点:
①高死亡率。房颤引起的脑梗死,第一年死亡率在50%左右。
②高致残率。房颤引起的脑梗,第一年致残率高达70%。
③高再发率。得过一次脑梗的房颤患者,如不进行规范的治疗,第一年脑梗的复发率就会高达7%。如果反复得脑梗,会导致生活质量严重降低。
3.所有房颤患者,都会得脑梗死吗?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发生脑梗死的高危人群?
最新数据提示房颤患者中约40%会发生脑梗死。得脑梗的概率,跟患者的性别、年龄,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有没有发生过脑梗等多个因素密切相关。国际上有个通用的评分标准——CHA2DS2-VASc评分表,每一个房颤患者都需要对照此表给自己打分,来判断自己发生脑梗死的概率有多大。
对照CHA2DS2-VASc评分表中所列的危险因素,看自己是否有这些因素,有的话就得相应的分值,最后把所得分数相加,对总分进行评估。比如说患者是女性,得1分;高血压,得1分;年龄76岁,再得2分;发生过脑梗,再得2分,其他因素没有,那么就是零分,最后计算出总分为6分。
目前的研究认为,总分大于等于2分,得脑梗的可能性要高很多,需要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分数越高,意味着发生脑梗的风险就越高,越需要接受治疗。
如果评估是0分,患者可以选择先不抗凝治疗,但至少在每年体检的时候,重新做一次评估,看分数是否有变化。如果评估是1分,目前有很多证据认为,1分的患者最好也进行抗凝治疗。
4.已经得过脑梗死,都治疗好了,
还需要继续抗凝治疗吗?
前面已经说了,房颤患者都需要计算自己的评分,得过脑梗死的患者评分就会加2分,再得脑梗的几率会增大,所以更应该需要注意抗凝治疗!
5.房颤患者预防脑梗死,有哪些方法?
目前在临床有两大类办法预防脑梗死: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
①药物治疗:
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就是口服华法林;
新型的口服抗凝药,比较常用的是达比加群酯。
以前的观点认为阿司匹林也可以预防房颤脑梗死,但现在有很多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对预防房颤引起的脑梗是没有用的。
②手术治疗:
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
微创外科手术治疗,通过切除或者结扎左心耳来预防血栓形成;
微创介入——左心耳封堵术。
6.抗凝药预防脑梗效果怎么样?
能不能%预防脑梗?
什么事情都没有百分之百,但是有临床证据显示,房颤患者吃了华法林比不吃华法林,缺血性脑梗死的风险下降50%。
房颤患者吃华法林来预防脑梗死,需要一直服用,甚至终身服药,同时因为华法林药物稳定性差,各种食物都会影响到华法林的吸收和代谢,对于亚洲人,特别是饮食复杂的中国人尤其明显。所以患者需要不断去抽血化验,观察凝血四项中INR(国际标准化时间)值,数值在2~3之间是安全的,在刚吃华法林的时候需要3天测量一次INR,数值稳定后1周测量一次,最长的间歇也要求每个月测量一次。如果INR值太高,容易引起出血;INR太低,抗凝效果就不好,对预防脑梗死不管用。
7.目前新型的口服抗凝药有哪些?
相比华法林的优势在哪里?
目前,国内的新型口服抗凝药主要的是达比加群酯,相比华法林来说,它不需要监测INR的数值,同时也有研究认为,新型口服抗凝药效果更好而且出血的风险更小。但缺点是价格贵。
8.房颤患者都可以吃药预防脑梗死吗?
不是的,目前有三类患者不能通过吃药来预防:
①严重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因为药物需要经过肝肾代谢,对于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来说,即使有房颤,也不能吃抗凝药来预防脑梗死;
②有高出血风险的患者,比如说做过心脏支架的患者。因为放过支架后就需要进行双抗治疗,也就是要吃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者替格瑞洛这类抗血小板的药物,如果同时再吃抗凝药物,会导致出血风险非常高,可能带来的获益还没有出血的风险大。这样的患者也是不建议口服抗凝药的。
③不愿意长期口服抗凝药的患者,也可以选择其他方式来预防脑梗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有些人经常运动、旅行,但长期吃抗凝药后,不小心受伤了出血容易止不住,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贫血休克,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就选择做手术。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美国著名动作影星施瓦辛格,他就患有房颤,他就选择了做手术,不吃抗凝药。
9.有哪些手术方法?各有哪些优缺点?
房颤的血栓90%以上都是在左心耳形成的,而左心耳这个部位没有收缩功能,换句话说有没有左心耳对心脏功能几乎是没有影响的。所以可以通过切除或结扎左心耳来预防血栓形成。手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左心耳血栓的形成,但是传统的手术需要开胸,创伤较大,很多患者不愿意接受。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现在胸腔镜下的微创手术不但可以完整的切除左心耳,还能将绝大部分的房颤恢复成正常的心律并长期保持。只需要在左后侧胸壁打三个小孔,就可以完成房颤的消融和左心耳的切除。这种手术方法创伤很小,而且还非常安全。手术以后一周左右就可以出院,两到三周就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当然,并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做这样的手术,到底能不能做需要问专业的做微创房颤手术的心脏外科医生。
另外还有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是介入左心耳封堵术。左心耳封堵术是微创介入治疗,通过股静脉(位于大腿根上的一条血管)把封堵器送到左心耳的位置,这个封堵器到了左心耳后会自动打开,堵在那里。这种手术的优点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也有以下缺点:①左心房有血栓时不能做这种手术。②左心耳封堵器是金属异物,部分病人术后血栓形成,还需要抗凝治疗。③围手术期有一定的中风的风险。
具体选择什么样的治疗,需要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鲍春荣
来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c.com/kfbl/20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