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出来了,我左脑时常胀痛的原因找到一点影子,医生建议去作随诊复查或头颜核磁共振检查,网格的事太多了,我又不忍心请假,但头痛干扰,工作效率很低。”这是年9月8日深夜,我在加班做网格表格材料整理后,记录的日记。
年4月我到榕江县兴华乡高排村任网格员,这是几年来我以不同的身份到高排开展扶贫工作。而在之前的年3月我是以高排村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的身份投入这份事业的。
高排村位于月亮山区都柳江畔榕江县兴华乡山区,全村9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寨,为深度贫困村,全村共户人,其中贫困户户人,是榕江县个深度贫困村之一,离县城65公里。年,在县乡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高排扶贫工作组,摸排底贫困底数,重点实施一事一议,环境治理,改造24多户D级危房,培训和引导多劳动力外出到福建、浙江、广东等地务工就业,有开发产业需求的,帮助建立5个养殖场,兴修10公里产业路,培训20多名青年致富带着人,培养5名积极分子申请加入党组织。至年全村有户人脱贫。
一年后,新的第一书记到来后,我回单位上班。年4月全县下派干部驻村,我申请来到高排做网格员工作。这时高排驻村工作组的同志不断增加,由原来的一名第一书记驻村到一个组一个网格员。我在高排九组任网格员,46户其中贫困户33户,人。精准扶贫需要全面掌握每一户,每个人的生产生活情况,有动态的有静态的。每天上报各种表册,还要参加乡村的工作调度会。高排九组分布在高排大寨和小寨山岭上,走一个巡回就好几公里,我每天利用晨练的时间,走访正在起床的贫困户,也经常扰醒村民的“晨梦”。
九组的杨满弟、六组的杨老当需要给猪场拉电,不知道申请程序和门路,他们找到我,我给他们写申请,搞环境测评备案,报乡政府、县脱贫指挥部和榕江供电局,几个月就帮助他们争取产业扶贫供电。
年9月底的一天晚上,我头痛不止,直到第二天。乡里通知开扶贫工作调度会,我只好向乡脱贫攻坚前线挥部指挥长请假,上贵阳看病。神经内科医生看了我的检查片子,说脑小血管病,脑梗前期,有出血史,一定得住院。我在医院往院近半个月,头痛缓解了。一回到单位报告正要返村里工作,单位领导,叫我和宣传部办公室主任袁倩同志到他的办公室。领导说,单位商量决定,鉴于你身体原因,我们决定把你抽回来,由袁倩同志去接任你所在网格的工作。袁倩同志也表示乐意去接替我的工作。我突然意识到我成了一名战时退下“火线”的伤员,也感受到单位这个大家庭的温暖,看到同志们那种勇往向前的英姿。
我仍然坚持每周都到高排去走访我帮扶的结对贫困户。村民们看到我也很挂念,问候我的康复情况。有的村民虽然不是我结对帮扶户,有事也和我咨询、商量,有的困难能帮的,我尽其所能去帮助服务。
今年3月底的一天,我接到一个来自外省的电话,是高排四组青年刘胜长的问候。我很惊喜,在疫情期间,他能找到一个稳定的岗位就业,还记得向我问候。他说有一个事请我帮忙。他说他哥刘胜义是个贫困户,与另外两户贫困户在高排与摆吉两村交界的地方办了一个猪场。养几年猪了,规模也百头以上,至今也没有电。申请用电好几次了,尚未得到解决。
很快刘胜义也联系了我。经了解,他们也和杨满弟一样,不熟悉业务门路,找不对部门,也找不到业务人员,加上干部们各忙于各自的工作,没人引导。
4月1日,我将情况向榕江供电局分管领导介绍,他当即表示同意上报。我马上按程序将申请逐级上报到榕江供电局。
榕江供电局业务人员一看,问题又来了。
供电局的同志告诉我,高排刘胜义这一猪场,尚未在脱贫项目中备案,不能列入脱贫攻坚产业供电项目。
我马上代村委会起草拟一份申请,联系高排的支部书记包明高,由他打印文件,村委会盖好章,当天送到兴华乡人民政府。4月4日由兴华乡政府以专题文件报县脱贫指挥部。我马上到县脱贫指挥部办公室找到分管同志汪强。他立即安排人员对接兴华乡政府和县供电局。4月8日,榕江县脱贫指挥部办公室以年的第15号函,专题为高排刘胜猪场发给榕江供电局。榕江供电局收到函后,立即研究,并于4月10日函复,批准供电项目。并决定于4月12日进场勘查,定于5月20日开工建设。随即我与环境等部门对接作好猪场环境项目程序上报。
为了一个普通贫困户联户猪场用电项目,县乡村和供电部门用如此的力度和速度来服务,我看到榕江脱贫攻坚的精神和速度!
今年9月28日,正值中秋节国庆节来临之际,高排三家猪场代表杨满弟、杨老当、刘胜义和他们的家人,来到榕江县城,向凯里榕江供电局献上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产业供电进山,真情助农脱贫。
今年10月,黔东南州按国家脱贫出列标准,对高排村脱贫成果进行认真核查,高排村达到脱贫出列标准。
高排告别千年贫困,我为参与高排的脱贫攻坚而自豪!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周灿璧整理
编辑余光燕
编审周灿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