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的识别与急诊救治

急性脑梗死的识别与急诊救治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轻型1周内,重型1个月内。我国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1个月内病死率约为2.3%~3.2%,3个月时病死率9%~9.6%,致死/残疾率为34.5%~37.1%,1年病死率14.4%~15.4%,致死/残疾率33.4%~33.8%。急性脑梗死发生后,脑组织缺血1分钟,就会有多达万个脑细胞死亡;缺血1小时,就会有超过1亿的脑细胞死亡;血管闭塞超过10小时,相当于26年正常衰老过程中预期的神经元消失数目。脑细胞的再生能力极差,因此,脑卒中是急症,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和健康!所以早期正确识别脑中风,及时医院进行救治,对病人预后、康复而言是最最重要的第一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包括早期诊治、早期预防再发(二级预防)和早期康复。

4月14日,长治医院脑病科五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马昱红走进长治综合广播直播间,与听众交流并解答了关于急性脑梗死的识别与急诊救治方面的知识和问题。

马昱红医生坐诊时间

周一、周二上午

院前脑卒中的识别

若患者突然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时应考虑脑卒中的可能:(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4)双眼向一侧凝视;(5)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6)眩晕伴呕吐;(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8)意识障碍或抽搐。

现场处理及运送

现场急救人员应尽快进行简要评估和必要的急救处理,主要包括:①处理气道、呼吸和循环问题;②心脏监护;③建立静脉通道;④吸氧;⑤评估有无低血糖。应避免:①非低血糖患者输含糖液体;②过度降低血压;③大量静脉输液。应迅速获取简要病史,包括:①症状开始时间,若于睡眠中起病,应以最后表现正常时间作为起病时间;②近期患病史;③既往病史;④近期用药史。应尽快将患者医院[应包括能全天进行急诊CT检查、具备溶栓和(或)血管内取栓条件]。

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一般处理:

(一)呼吸与吸氧

必要时吸氧,应维持氧饱和度94%。气道功能严重障碍者应给予气道支持(气管插管或切开)及辅助呼吸。无低氧血症的患者不需常规吸氧。

(二)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

脑梗死后24h内应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病情,有条件时进行持续心电监护24h或以上,以便早期发现阵发性心房纤颤或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避免或慎用增加心脏负担的药物。

(三)体温控制

对体温升高的患者应寻找和处理发热原因,如存在感染应给予抗感染治疗。对体温38°C的患者应给予退热措施。

(四)血压控制

1.高血压:约70%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升高,原因主要包括:病前存在高血压、疼痛、恶心呕吐、焦虑、躁动等。多数患者在卒中后24h内血压自发降低。病情稳定而无颅内高压或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24h后血压水平基本可反映其病前水平。目前针对卒中后早期是否应该立即降压、降压目标值、卒中后何时开始恢复原用降压药及降压药物的选择等问题的研究进展不多,尚缺乏充分可靠研究证据。国内研究显示,入院后约1.4%患者收缩压≥mmHg(1mmHg=0.kPa),5.6%患者舒张压≥mmHg。由于发病后48或72h内启动降压治疗的获益尚不明确,AHA/ASA推荐对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mmHg、未接受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无需要紧急降压处理的严重合并症的患者,可在发病后24h内将血压降低15%。对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较为一致,但对于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血压管理,尚无高水平临床研究。AHA/ASA推荐对未接受静脉溶栓而计划进行动脉内治疗的患者,手术前应控制血压水平≤/mmHg。血管开通后对于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低于基础血压20~30mmHg,但不应低于90/60mmHg。我国推荐接受血管内取栓治疗患者术前血压控制在/mmHg。2.卒中后低血压:卒中后低血压很少见,原因有主动脉夹层、血容量减少以及心输出量减少等。应积极查明原因,给予相应处理。

(五)血糖

1.高血糖:约40%的患者存在卒中后高血糖,对预后不利。目前公认应对卒中后高血糖进行控制,血糖超过10mmol/L时可给予胰岛素治疗。应加强血糖监测,可将高血糖患者血糖控制在7.8~10mmol/L。2.低血糖:卒中后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尽管缺乏对其处理的临床试验,但因低血糖直接导致脑缺血损伤和水肿加重而对预后不利,故应尽快给予10%~20%葡萄糖口服或注射治疗目标是达到正常血糖。

早期康复

卒中康复是脑卒中整体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轻功能残疾,改善预后。推荐经过规范培训的卒中康复专业人员负责实施康复治疗,康复专业人员与临床医师合作,对患者病情及神经功能缺损综合评估,确定康复治疗开始时间,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及疗程;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对轻到中度神经功能障碍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在发病后24h后进行床边康复、早期离床期的康复训练,包括坐、站、走等活动。卧床者病情允许时应注意良姿位摆放。

医患沟通

由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案对患者及家属存在潜在的影响,包括治疗风险、费用、预期疗效等,应注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交代治疗的获益与风险,综合评估后选择临床诊疗方案。

二级预防

急性期卒中复发的风险很高,卒中后应尽早开始二级预防。控制血压、血糖、抗血小板、抗凝、他汀等治疗。

更多内容请回听哦~~

FM94.9长治综合广播

《医院》节目预告:

长治市妇幼保健院

4月15日(星期三),主讲人:长治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彭小华;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刘建彬。

参与节目的方式:

收听频点:FM94.9、AM首播时间:上午9:30—10:30重播时间:晚上21:00—22:00

健康

可以添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c.com/bdfnzym/17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