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2DS2-VASc详解
前言房颤抗栓是个老话题,在我们既往的文章中,也已屡次介绍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房颤抗栓评分系统CHA2DS2-VASc,今天,我们想仔细谈谈此评分系统中各项内容。在20世纪90年代,一个叫AFI(AtrialFibrillationInvestigators)的研究对5个研究进行分析,发现有既往大脑缺血(包括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糖尿病的房颤患者产生卒中的风险高,如果没有这些危险因素但年龄在65岁以上即为中危,其余为低危。另一个叫SPAF(TheStrokePreventionandAtrialFibrillation)的房颤研究则发现有四个独立的危险因子可预测卒中高风险:既往脑缺血、75以上女性、左室功能不全(近3月内临床心衰或左室缩短分数小于等于25%)、收缩压大于。如有高血压病史但血压小于等于者为中危。其余为低危。到年,通过对AFI和SPAF的整合,和后续的一些研究,得到了CHADS2,也即CHA2DS2-VASc的前身。在制定CHADS2时,危险因素列为:既往脑缺血(卒中或TIA)、高血压病史(包括已控制)、糖尿病、充血性心衰(近期发作)、年龄大于等于75岁。此处心衰仅选择了临床症状,而没有参考虑左室收缩功能。尔后,由于一些临床评价文章发现CHADS2可能会漏掉一些需要抗凝的患者,人们开始寻求更好的评分公式。在年CHEST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根据年NICE房颤指南中的卒中危险分层,优化了评分系统,提出CHA2DS2-VASc。方便大家查阅,在此我们先一起来复习一下这个熟习的朋友。从下中文版摘自年房颤中国专家共鸣,英文摘自于此公式的“发源地”。这其中的各项内容乍看之下很简单,但仔细品来,却不由得会有许多疑问,例如:左室功能障碍的定义是什么,是不是包括舒张功能障碍,有没有射血分数界点?脑卒中是出血性卒中还是缺血性卒中,还是都包括?血栓栓塞病史是指任何类型任何血管的血栓栓塞事件吗?血管疾病指甚么?下面我们来逐条看看。
C(Congestiveheartfailure/LVdysfunction)心衰在SPAF中,“心衰”作为危险因子是指“近3月内出现充血性心衰症状或左室缩短分数25%”。制定CHADS2时,为方便起见,未纳入心脏超声结果,仅选择“近期发作的充血性心衰”。在CHA2DS2-VASc中,则对心衰定义为“存在心衰症状和体征,包括右心衰(中心静脉压升高、肝大、坠积性水肿)和/或左心衰(劳累性呼吸困难、咳嗽、疲乏、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脏扩大、啰音、奔马律、肺静脉淤血),通过非侵袭性或侵袭性措施发现心脏功能不全的客观证据”。在ESC房颤指南中,强调了中到重度左室功能受损,定义为左室EF≤40%。在中国房颤共鸣中,则指充血性心功衰竭或左心室功能障碍(LVEF≤35%)。因而可知,正存在心功能不全的症状,或左室射血分数在35%以下者是较为肯定的危险因素。近期(3月内)发作的心衰,如果现在已减缓,也应列入其中。但如果是更早之前,由于如心动过速、或外伤引发急性心衰进程,而后治愈,则不应纳入。H(Hypertension)高血压在初期的一些研究(如SPAF)中,曾有将高血压列为收缩压mmHg以上者,但在后面的研究中发现,即便血压已控制良好,仍会增加卒中风险。因此在制定CHADS2时,就已把高血压范围定为“高血压病史(包括已控制)”,后面的CHA2DS2-VASc中所采取标准(最少2次随机血压/90mmHg或正在使用降压药医治)意义也基本一样。因此我们认为,只要有明确高血压病史,即便目前血压已正常,亦为危险因素。A年龄≥75岁为2分,岁为1分。此点意义明了,不再浪费篇幅。D(Diabetes)糖尿病在提出CHA2DS2-VASc时,采取的标准是空腹血糖水平7mmol/L,或使用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医治。仅采取了空腹血糖和降糖医治的指标,而未触及餐后血糖升高,而在各指南中,提到糖尿病时均没有额外解释。原文采取此标准只为简化研究流程,并且餐后血糖到达糖尿病诊断标准(≥11.1mmol/L)时,几近都是需要医治的,基本可包括于其中。
因此只要到达糖尿病诊断标准,则符合。
而对空腹血糖异常,或糖耐量受损者,未到达糖尿病标准,其风险不明确,不应纳入。S(Stroke)卒中在AFI、SPAF及CHADS2提出时,危险因子均为“既往脑缺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因此此处的卒中仅指缺血性卒中(即脑梗塞),而不包括出血性卒中(即脑出血)。除卒中外,S还包括了“血栓栓塞病史”,在CHA2DS2-VASc提出时,对“血栓栓塞事件”的解释为“缺血性卒中、肺栓塞或外周栓塞”。所谓外周栓塞,其实房颤患者如果产生心房血栓,栓子除进入颅内引发卒中,也可能引发下肢动脉栓塞或肠系膜动脉栓塞等,统称为外周栓塞。因此,除卒中外,如果患者有肺栓塞病史或外周栓塞病史,也应计2分。另外,在老年患者中,常见一种“腔隙性脑梗死”,通常在不经意之间就已存在,其主要因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深穿支小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而至。在前面提到的各文章和各指南中,并没有针对腔隙性脑梗塞作出解释,但有研究报导其产生与是不是存在房颤无关。因此整体来讲,并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两者相干,不应纳入其中。VVasculardisease血管疾病中国房颤共鸣: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复合型主动脉斑块和外周动脉疾病),但对复合型主动脉斑块及外周动脉疾病均未进一步解释。ESC:血管疾病(特别是心肌梗死、复杂主动脉斑块和外周动脉疾病,包括血运重建史、因外周动脉疾病而至截肢、或血管造影证实外周动脉疾病)。心肌梗死不难理解。复杂主动脉斑块指甚么呢?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分为简单斑块和复杂斑块,简单斑块的厚度4mm,复杂斑块定义为斑块厚度≥4mm、溃疡斑块和表面有血栓形成的斑块。外周动脉疾病,则是指除冠状动脉以外的主动脉及其分支动脉的狭窄、闭塞或瘤样扩大疾病,包括颈动脉、椎动脉、上肢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下肢动脉等,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原因。
在研究外周动脉疾病与房颤关系的文章中,所纳入人群为“曾行外科血管手术、动脉取栓术或明确诊断动脉栓塞者”。在CHA2DS2-VASc提出时,对外周动脉疾病的定义为有以下情况存在者:间歇性跛行、曾对腹主动脉或下肢动脉行外科或经皮参与术、动脉血栓。在ESC中,则提示其包括血运重建史、因外周动脉疾病而至截肢、或血管造影证实外周动脉疾病存在者。因此整体看来,主要指较严重的、症状性的或需要手术处理的外周动脉疾病。
Sc性别分类:女性1分。在前面关于性别与房颤的文章中曾有较详细的介绍(房颤的性别差异)。如果唯一女性1项危险因素,其它均为0分时,不需积极抗凝。赞美
人赞美
刘云涛中科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