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医院心内一科
张军主任
患者:韩某某,男,65岁
入院时间:年10月22日17:27
主诉:反复头晕、头痛10余年,加重12小时
现病史: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的出现头晕、头痛,医院诊断为“高血压病”,不规律口服降压药物,平时血压控制不理想,12小时前患者再次感头晕、头痛加重,头痛以两侧颞部为著,疼痛难忍,曾呕吐一次,呕吐物为胃内内容,无视物模糊、视物旋转,无胸痛、胸闷、憋喘,无耳鸣、视物旋转,无意识障碍及肢体活动障碍,曾自服坎地沙坦一片,上述症状无明显减轻,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腔隙性脑梗死病史10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史及其密切接触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久居史,无疫区逗留史,生活规律,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无工业毒物、粉尘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冶游史,无重大精神创伤。
婚育史:25岁结婚,育2子,配偶已故,2子均身体健康。
家族史:父母已故,具体时间及病因不明,否认家族中成员有传染病,肿瘤疾病及遗传倾向的疾病史。否认家族成员中有早发“高血压”“冠心病”史。
体格检查:T:36℃P:78次/分R:19次/分BP:99/63mmHg神志清,精神稍差,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78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四肢活动自如,双侧巴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
门诊:心电图示:房颤,ST-T改变。颅脑CT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梗并软化灶,请临床密切观察,随诊。血常规:白细胞12.82×/L,红细胞4.86×/L,血小板×/L,中性粒细胞72.4%。AST85.5U/L,CK-MB88U/L,CK.7U/L,LDHU/L,TNIU3.44U/L。
入院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阵发性心房纤颤
心功能Ⅰ级(Killip分级)
2、脑梗死
3、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诊疗经过:年10月23日10:30在局麻下经左侧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术,术中诊断:冠心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右冠脉完全闭塞,将造影结果详细与患者家属讲明后,下一步治疗可行PCI。11:01右冠近段球囊预扩后,造影显示右冠中段高负荷血栓,通过球囊推送杆内腔给予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20mg(万IU),11:17造影显示中段血栓消失,右冠恢复TIMIⅢ级血流,11:22于右冠近中段植入一枚支架(ResoluteRX3.0×24mm),后扩后造影发现右冠远端血流慢,后侧支远段无血流,11:28分继续注入5mg(50万UI)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11:41造影显示完全开通。术中心电监护显示频发室早,给予可达龙泵入,术后给予主动脉球囊反搏,手术顺利,术毕患者头痛消失。手术开始给比伐卢定静脉泵入维持至术后4小时,股动脉鞘管已拔,按PCI术后常规处理。
冠脉造影:
总结讨论:
患者头晕、头痛,出现恶心、呕吐,入院检测心电图ST-T改变,心肌损伤标志物有动态改变,确诊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根据最新指南要求,有冠脉造影指征,无绝对禁忌症,手术利大于弊,行冠脉造影+PCI术,造影提示右冠近端血栓形成,球囊扩张后,造影发现右冠中段现高负荷血栓,冠脉内注入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普佑克)20mg溶栓,溶栓效果明显,植入支架后,再造影发现后侧支远段无血流,冠脉内又加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普佑克)5mg溶栓,再造影血栓消失,恢复TIMI3级血流。本例患者让我们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了新的认识,术中造影显示该患者右冠脉已完全闭塞,故应用新一代特异性溶栓药物尿激酶原进行溶栓处理,效果非常理想,同时该病人血栓形成已17小时以上,尿激酶原凭借其独特的作用机理快速溶解血栓,且并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和出血并发症,这说明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普佑克)除了能有效解决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栓问题外,对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中出现的血栓问题也可以安全有效地解决,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普佑克)在本次手术中同时解决了高负荷血栓和无血流问题,本例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成功应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普佑克)冠脉内溶栓,临床显示安全有效,拓宽了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普佑克)的应用范围。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白殿风早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c.com/zlbdf/7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