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氧大自血疗法的不断推广和普及,同时设备厂家大大小小上百个,大自血的操作也有非常大的差异,但是任何医疗技术操作规范都要从有利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出发,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尤其对于有创性治疗,应慎重考虑,由主治医师决定后方可进行。我们所推荐的规范操作是目前国际上用得多,非常安全的操作流程,今天我们主要介绍每个步骤的依据。
三氧大自血疗法之采血
采血路径
多采用前臂大静脉路径采集静脉全血。
特殊情况
1.年老体弱、病情危重、需长期静脉输液、化疗等的患者,临床上常应用中心静脉置管、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静脉留置针等各种静脉置管方式,保证液体、药物、营养物质的输入,以期达到治愈疾病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自静脉置管中采集全血是可行的,但注意留置的管路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
2.血液透析或血液净化过程中动脉采集全血。
3.自体血浆。
4.无法实现三氧大自血疗法,而且有适应症时,必要时可采用直肠吹入方式。
标准的三氧大自血疗法采血量
血液采集量常在50mL至mL。血液体积应限定在mL以内,避免发生血流动力学紊乱的风险,尤其是老年患者或循环失衡患者。
安全的血液采集范围是:1.2mL/公斤至1.3mL/公斤。例如:体重为85公斤的患者的采血量应该为1.2×85=mL。
必须限定要采集的血液体积。这取决于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的体重。不考虑具有总循环血液体积(CBV)损失5%的血液动力学/血容量不足障碍的疾病。在大自血疗法治疗中,抽血2%或大于1.5%是保守的。体重85kg的患者具有CBV65ml/kg×85=5,mL。2%意味着抽取mL血液。采集血液的安全范围为:1.2mL/kg至1.3mL/kg,在kg个体中限制为mL。
每种应用途径具有最小和最大剂量,以及要控制的浓度和体积。
目前,推荐采血量为ml。(不要相信那种抽的血量越大效果越好那种不负责的鬼话。)
——摘自《三氧疗法马德里宣言》第2版
案例1
李某某男性70岁住院号:
主诉: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活3天
既往史:糖尿病,右股骨头坏死。
查体:入院时T36.4P70次/分R18次/分Bp/mmg,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右侧肢体肌力IV级,右髋关节活动障碍。
头部CT:双侧基底节区脑梗塞。血糖8.5mml/LCHOL6.7mmol/LTRICT2.7mmol/L余正常。
诊断:1.多发性脑梗塞;2.高血压病3级;3.2型糖尿病;4.右股骨头坏死。
给予三氧大自血疗法治疗,病人入院时由于右髋关节疼痛,不能主动在床上翻身,若自行翻身,疼痛较敏感。
治疗:经3次三氧大自血疗法治疗后,病人这一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治疗5次后,20天后出院。患者可缓慢行走,肌力V级,右髋关节疼痛消失。
OzoneMedicine
案例2
林某某女70岁住院号:2004210
主诉:左侧肢体乏力伴言语欠清3天
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
头颅CT:右侧脑室旁多发脑梗塞,脑萎缩。
入院查体:强哭,言语欠流利,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左偏。左侧上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Ⅰ级,左手不能握拳,左腕不能背屈,左侧下肢肌力Ⅲ级;右侧肢体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膝腱反射亢进,上肢腱反射对称,双侧霍夫曼征阳性。
治疗:应用三氧大自血疗法治疗5次后,患者第18天出院时:言语欠清,能缓慢行走,左侧上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Ⅲ级,左侧下肢肌力Ⅳ级。
OzoneMedicine
以上案例医院脑病科
专家提醒:
以上案例属于疗效立竿见影的案例,但因为个体差异显效的时间不同,建议每位患者做完一个疗程再进一步做评估。
三氧大自血疗法的治疗原理
氧化和氧饱和作用
氧化和氧饱和作用是三氧生物效应的基础氧具有氧化和氧饱和双重作用,对机体有重要意义:
●氧和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提供机体必需的能量
●氧通过氧饱和作用生成的氧复合物是组成机体的重要成分。
三氧比氧气的氧化性更强,水溶性更高,更易溶于血液和组织液,提供更充足的氧化作用和氧饱和作用。因此,氧化和氧饱和作用是三氧生物学效应的基础。
三氧对细胞和组织的作用
三氧可改变正常血液中血小板的聚集方式,在血栓的形成过程中,三氧通过生成过氧化氢能促使其向解体的方向转化。
在有血栓的地方生成的过氧化氢能改变血栓的发展,促使血栓解体,可使全血黏度低切使血浆黏度下降,本身也意味着血液重大分子物质——脂质的改善。三氧和过氧化氢同时也可加速三羧酸循环,增加基础代谢,促进脂肪分解代谢,达到去除粘附在血管壁上的色斑等脂肪物质的目的,并能增加血管弹性。
三氧能改善血液的结构以及在动脉和静脉中的流动方式,增加红细胞的弹性,从而提高了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的能力,并增加身体组织的氧气供应。
三氧治疗可迅速消除由于脑组织局部供氧不足而引起的水肿,从而避免斑痕的产生,而脑组织水肿和后续性斑痕是产生偏瘫的主要原因。
清除多余自由基
三氧作为超氧化物能激活抗氧化酶,从而清除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形成的自由基,起到“以毒攻毒”作用,同时还增加机体的氧供,这是生物氧化疗法的基础。
医用三氧的安全性
三氧的强氧化性及安全性
三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潜在的细胞毒性,因此应用三氧治疗时应考虑三氧的剂量和机体的抗氧化能力等安全问题。三氧的浓度难以精确调控其疗效不稳定及相关安全性等,是引起人们争议及临床未能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也许有人质疑,三氧难免会泄露到空气中,会不会构成潜在的健康威胁?葛自良报告,即使偶发三氧泄漏,因其半衰期短,虽对健康有害,绝无致命的急性毒害。况且三氧特异的臭味在许可浓度的1/5极微量时,人也便可感知。年德国医学界为此组织了位专家对例次医用三氧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其中40例出现过敏反应等副作用,发生率为十万分之七,未发现致残、死亡报道。
医用三氧的浓度安全性
研究均表明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在三氧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三氧治疗剂量绝不能超过机体的抗氧化能力。Bocci将临床治疗用的三氧浓度分为3类,即高浓度(50~80μg/mL)、中等浓度(30~50μg/mL)和低浓度(10~30μg/mL)。三氧在临床应用中常常采用的浓度30~50μg/mL。
三氧自体回输相关安全性
在三氧自体回输治疗中,由于血液稀释作用降低了三氧的氧化能力;加之,血液存在缓冲盐及抗氧化等各种抗损伤系统,所以其具有较强的抵抗三氧氧化损伤的能力,在正常治疗剂量范围内不会产生毒性,从而充分发挥三氧治疗的优越性,避免其副损伤。Bocci等的研究表明,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浓度在60μg/mL以下的三氧被认为是安全的。
三氧局部应用相关安全性
姚旌等研究,膝关节腔内注射20μg/mL和40μg/mL三氧可以有效的抑制关节软骨退变,对骨性关节炎具有治疗作用。60μg/mL三氧对关节软骨退变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可改善血浆自由基变化。林庆荣报道,三氧可改变关节滑膜细胞中IL-1及TNF-α的水平,较低浓度的三氧(30μg/mL)可以延缓骨关节炎病程的进展,而较高浓度的三氧(50μg/mL)可能加重关节的损伤。
在进行局部注射治疗时,通常采用三氧浓度为50μg/mL以下为安全的。应遵循“低剂量、少频次、长间隔”原则。尹常宝研究,30μg/mL、40μg/mL的三氧2mL注入硬膜外是安全的,表明30μg/mL三氧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是安全可靠的。国外也报道,三氧(30~50μg/mL)直接注入椎旁腰大肌内治疗腰肌劳损,并没有造成明显损害的报道。即从侧面证实30~50μg/mL的浓度应用于血运丰富的组织也是安全的。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三氧疗法是建立在经验和实践的基础上的,目前仍未能完全用现有的西医理论及循证医学来解释其治疗作用机制,但据近几年的研究报告,三氧疗法在临床上的确获得相当的疗效和安全性。另外,医用三氧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其神经毒性机制尚有未知,有关三氧毒性作用方面的研究尚少,限制了三氧疗法的广泛开展及推广。
三氧治疗对于适当、简短的氧化应激表现了其安全、价廉、高效、迅速调整机体病理学状态等优势。相信随着三氧治疗的深入研究,应用适当的防护,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就能减少严重并发症的产生,避免三氧的毒性作用。三氧疗法必将受到人们的认可及广泛应用,造福更多患者。
本文部分节选自《中国医学创新》年1月第12卷第1期(总第期)
(同鍖椾含鍝鍖婚櫌鐧界櫆椋庝笓绉戞瘮杈冨ソ涓撴不鐧界櫆椋庣殑涓撶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c.com/zlbdf/6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