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北医院名医堂主任医师韩振蕴医师简介:中西医结合诊治神经系统各类疾病,如失眠、头痛、眩晕、焦虑、抑郁、更年期综合征等常见病,及中风、痴呆、帕金森、运动神经元病等慢性疑难性病症。众所周知,脑卒中是老年人高发疾病之一,而且越来越年轻化,我国卒中发病率达到.1/10万人/年,死亡率为.2/10万人/年,在我国致死率居第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很多人面对家人突发脑卒中,是手足无措的,有的甚至会导致发病家人的二次伤害。这期我们就将讲讲面对突发脑卒中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一、知卒中关于缺血性卒中,想必脑梗死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卒中(脑卒中),也是老百姓常说的“中风”,是脑血管突然堵塞或者破裂,引起局部脑组织坏死,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之分,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上一期已经跟大家介绍过出血性卒中(生命杀手——“脑出血”)啦,本期重点给大家介绍缺血性卒中—脑梗死!脑卒中最常见类型——脑梗死1、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脑梗死,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70%-80%。2、脑梗死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从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3、如果把整个大脑比作一块稻田,脑血管就是田间的沟渠,起到灌溉的作用。脑出血就是涝灾;脑梗死则是旱灾。二、识卒中如果身边人突发脑卒中,作为第一目击者,我们可以做哪些?又应该做哪些呢?牢记口诀“中风”+“BEFAST—快速识别脑卒中”;迅速拨打,第一医院抢救。切记从发病开始的4.5小时是救治的关键期。如何识别脑卒中1、不管是哪种类型卒中(脑出血或脑梗死),一定谨记中风和BEFAST原则!2、冷静正确处理,一旦经过判断,认为身边的家人有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性后:01尽量不要搬动患者。02如有呕吐或者意识不清,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返流到气管造成窒息或者坠积性肺炎。03如果患者身边不止一个人,应合理分工,一人照顾患者,一人立即联系“”救护站,按照当地的“卒中急救地图”选择送至已经具备“卒中中心”的医院进行诊疗。(注:国家的分级分别是:示范高级卒中中心、高级卒中中心、高级防治中心)04建议各位现在就要为家人准备好当地具医院名单!有备则无患!4、医院抢救第一:时间是决定生死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把握住黄金4.5h!第二:首先完善头CT,排除脑出血。第三:请记住:急性脑梗:我们有两种救命武器——静脉溶栓+机械取栓1.急性缺血性卒中在发病4.5小时或6小时(时间窗)内,经过严格筛查后,尽快给予阿替普酶(r-tPA)(4.5小时内)或尿激酶(6小时内)静脉溶栓治疗;2.若静脉溶栓治疗禁忌者或者静脉溶栓无效,尽快给予机械取栓治疗(发病6小时内最佳,部分经过严格筛选的患者需在24小时以内,当然治疗时间越早越好!)静脉溶栓治疗+机械取栓治疗能消除堵塞于脑血管中的血栓,开通血管,可以明显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急性脑梗死治疗原则超早期治疗:“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力争发病后在时间窗内尽早选用溶栓或/和取栓救治。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缺血性卒中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和基础疾病等采取最合适的治疗。整体化治疗:采取针对性治疗同时,进行支持疗法、对症治疗和早期康复治疗,对卒中危险因素及时采取预防性干预。5、危险人群的预防那么,普通人群当中,哪些人容易发生脑梗死呢?这里,我们就必须了解脑卒中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性和可干预性两类: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种族、遗传因素等。是很难改变的。可干预性危险因素:是卒中预防主要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吸烟、酒精摄入、饮食、超重或肥胖、体力活动不足、心理因素等。有上述情况的人群,需要格外警惕脑卒中的发生!防治措施:1、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定期检测,规律服药。2、根据自身状态,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以改善血液循环。3、控制体重。4、戒烟戒酒。5、节制饮食:按时吃饭,低盐、低脂、低糖。少荤多素:少吃动物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6、调畅情志:保持乐观,少思少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c.com/zlbdf/22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