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梗死的基本知识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等。脑血栓形成症状可逐渐加重到3~5天后才达到高峰。脑栓塞起病很急,当时病情即到高峰。腔隙性脑梗死是指脑组织的小灶坏死,通常在1~2cm以内,可以没有急性起病过程,也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急性脑梗死具有“三高”特点,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二、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颈动脉狭窄、肥胖、高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代谢综合征、缺乏体育活动、饮食营养不合理、口服避孕药、促凝危险因素等等。
三、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一).脑梗死的诊断:患者突然起病,出现各种症状,如头晕、头痛、言语含糊不清甚至不能言语、肢体无力、走路不稳、感觉异常、视力障碍、口角歪斜、流涎以及神志改变(淡漠、反应迟钝、昏迷等),急诊头颅CT扫描排除脑内出血可确诊。但是多数脑梗死头颅CT早期(24小时内)往往无明显梗死灶,因此,急性脑梗死病人入院后需要再次头颅CT检查或者磁共振检查,后者检查敏感性由于前者。
(二).脑梗死的治疗原则:包括急性期住院治疗和出院后康复及预防治疗。
1.超早期溶栓治疗:发病6小时内,对患者整体病情及时评价,严格掌握适应证,排除禁忌证后,行尿激酶或者rt-PA溶栓治疗,超过6小时就不能溶栓,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这一步很关键,所以强调患者发病后尽早入院就诊。但溶栓治疗可诱发出血、再灌注损伤和再闭塞等危险。
2.其余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控制血压、血糖,降低血粘度,改善脑组织供血,脑保护治疗等。
3.完善相关检查:头颅CT或者MRI、三大常规、生化、凝血功能、心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或颈动脉彩超或头颅MRA、CTA,必要时行DSA检查。
4.出院后康复及预防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治疗2周左右,病情改善后可以出院,回家或社区继续功能康复锻炼,日常生活中避免高盐、高脂、高糖饮食,戒烟,少饮酒,适当活动,定期门诊复查。
5.脑梗死后要长期服药:①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根据个体情况可选择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嘧达莫;②稳定斑块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氟伐他汀等;③有高血压、糖尿病者也需终身服药。
如服药过程中出现副作用,到医院就诊,调整或更换药物,绝不能私自停药。
哈尔滨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