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突发急性脑梗危在旦夕,他们联动跑赢

极目新闻记者刘迅

摄影记者王永胜

通讯员杨诗雨周泉华杰炜

七旬老人突发脑卒中,汉阳新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迅速识别,医院联系。通过绿色通道,医护争分夺秒完成转运、检查、溶栓,为老人争取到宝贵的救治时间。12月8日,医院神经内科专家表示,患者成功脱险,关键在于“大医院-社区”联动急救网络的推进。

神经内科主任张细六紧急手术打通脑血管

74岁的韩爹爹(化姓)家住汉阳,11月30日8时许,刚吃完早饭的韩爹爹突然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忍不住地恶心呕吐,家人见老人症状持续没法缓解,便将他送至家附近的新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根据症状,新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孙敬章很快作出判断,并高度怀疑老人是急性脑血管病。按照湖北省“”攻坚行动卒中急救演练流程,社区医生紧急与上级医联体单位——医院卒中中心联系,并申请转诊。

与此同时,五医院卒中中心开启绿色通道,并做好接诊准备。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聂德云接诊后,争分夺秒地送老人进行急诊头颅CT检查,最终确诊为急性脑梗死,也就是俗称的脑中风。

“目前老人还在静脉溶栓的黄金救治时间,必须尽快开通脑血管。”该院神经内科主任张细六表示。在与患者家属沟通后,老人在急诊室完成溶栓治疗,从入院到开通脑血管时间(DNT时间)仅26分钟。

术后,韩爹爹头晕、看东西重影的问题得到缓解,也能自己下地行走,恢复情况不错。目前,他正在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进行康复治疗,待专家团队评估后可出院回家。

神经内科主任张细六表示,急性脑梗死发病后4至6小时内为黄金抢救期,越早识别、越早送医,救治效果越好。此次成功溶栓开通血管,除了家属配合、卒中团队争分夺秒救治外,很关键的在于社区医生的准确识别和判断,并通过成熟的卒中急救网络完成快速转运,为救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据了解,自湖北省“”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医院持续深入推进脑卒中防治站、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行动,在区域内编织了一张“急救网”。目前,该院直管的七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脑卒中、胸痛的识别和紧急处理处置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c.com/zjjs/232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