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脑梗频发,做到3多4慢,让你一生远离

随着冬季的到来,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也即将来临。因为冬季气温骤降,身体在低温的状态下,外周血管会收缩,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压的上升,从而增加脑梗、冠心病等疾病发作的机会。尤其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冬季是一道“生命坎”,要警惕!

预防和改善脑梗需要做到“3多”、“4慢”

咱们先说说“3多”吧

1、多活动手指

手指跟大脑皮层紧密联系,活动手指能刺激到大脑皮层,使得大脑在接收和处理信息变得思维敏捷、反应灵活。因此多动手不仅对预防老年痴呆、脑梗有益处,对患者的恢复也非常有帮助。

2、多吃一些疏通血管的食物

日常饮食上要多吃具有养护、疏通血管的食物,有助于预防和改善脑梗,比如大蒜、姬松茸、芦笋、茄子、枸杞、大豆等。但饮食调理一般需要长期坚持,且烹饪过程中会造成营养流失以及食材中的大分子物质不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起的作用不大,最好的方式就是喝这些食物的发酵液。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通过益生菌和药食同源性的食物进行发酵后,不仅能将药效中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容易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同时经过发酵催化后能产生更多对人体有益处的次级代谢产物。比如姬松茸芦笋发酵菌液,就是利用姬松茸、芦笋、枸杞等食物进行发酵,喝20ml比单纯补充几十斤的食物疗效还要好。

3、多注意保暖

冬季的昼夜温度差以及室内外的温差还是较大,所以在寒冷天气刺激下,血管会收缩,血液流动就会受阻,从而引发脑梗、脑溢血等。因此冬季外出时要增添衣服,注意防寒保暖,这样能降低脑梗的发病率。尤其是患有三高的中老年人要保暖,或冬季时尽量少外出。

我们再来谈谈“4慢”

1、排便要慢一点

冬天在马桶上发生的心梗、猝死等意外事件屡见不鲜,因此要时刻警惕。所以冬季排便要慢一点,也不宜用力。因为当人屏气排便时,各个器官肌肉都在用力收缩,这就导致腹压升高,使得心脏排血受阻,血压升高,从而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等引发猝死,尤其是冬天血管收缩、硬化,有脑血管病变或高血压的患者,用力排便时可能发生脑卒中、脑出血和脑梗死。

2、吃饭要慢一点

现在很多年轻人吃饭时狼吞虎咽,但上厕所时却玩手机、抽烟时,恨不得时间走得慢点。实际上长期快速进食使得消化不良,同时导致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堆积到胃中,从而引发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长久如此会导致冠心病、脑梗。所以每顿饭进食一定要放慢一点,增加咀嚼时间,建议一顿饭进食时间要达到25分钟以上。

3、说话要慢一点

日常说话要稍微放慢语速,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你经常语速过快,不仅会容易激动,也使得大脑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这样大脑无法安静下来,肌肉也很容易紧张,无法让自己处于平心静气的状态。因此平时说话有必要放慢语速,让自己整个人都完全放松下来,气血也会很畅通。

4、起床要慢一点

据统计,脑梗的高发时段发生在早晨醒来的那一刻,因为睡眠时姿势的固定侧卧,使颈部扭曲,压迫颈动脉,造成供血减少,而且入睡后血压会自然下降一定幅度,血流速度也随之减慢。但当你醒来突然站立或坐起来,体位变化造成血压进一步降低,身体调节系统无法对脑供血进行有效调节,血管就会收缩,血流就会减慢。再加上天气寒冷、动脉硬化等,中老年人就很容易在起床的一瞬间发生脑梗,因此起床要慢一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c.com/zjjs/22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