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客服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dashoubi.org.cn/news/zxzx/2021-09-19/176688.html
王女士
刚开始得病的时候,我心里非常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来,左侧手脚也动不了,后来就迷迷糊糊的什么也不知道了。万万没有想到能通过介入取栓手术恢复过来,更没想到住院2个星期后能出院回家。
年近八旬的王女士医院神经外科病房中,一边向临床病友说着,一边等待着家人办完出院手续之后,一起回家。
说起王女士在家突然发作脑血栓,她的家人还略有余悸。晚上九点半左右,王女士和家人在一起看着电视,前几分钟,王女士喝水时,还好好的,一会儿功夫就不行了,嘴角歪斜且直流口水,说话也不大清楚,家人意识到是脑血管出问题了,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
患者病情加重,处于昏迷状态,伴有呕吐。接诊医生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急性脑卒中,电话通知急诊科进入脑卒中绿色通道。
脑卒中绿色通道立即启动,神经内科、急诊科、神经外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协同响应。
医院后,进行相关检查,颅脑CT未见颅内出血征象,经脑卒中团队评估病情后,诊断为急性脑梗死,NIHSS评分22分,怀疑颅内大血管闭塞,病情重,可导致大面积脑梗死,随时有生命危险。
时间紧急,单纯用静脉溶栓,效果不佳,存在死亡和高致残的风险,建议立刻静脉溶栓并桥接机械取栓。
告知家属,与患者家属沟通取得同意后,卒中介入专业组在介入科和麻醉科医护人员的协助下为该患者进行了全脑血管造影,造影证实患者右侧大脑中动脉M2栓塞,右侧大脑前动脉栓塞,病情危重,命悬一线。血管开通是挽救该患者生命的最佳方法。
取栓后脑血管造影
取栓前脑血管造影
卒中介入专业组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进行微创血管内介入取栓,随着血流通过的影像出现在屏幕上,标志着介入组成功从闭塞血管处取出血栓,实现了血管完全再通!手术很顺利。神经外科主治医师颜进项表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越快消除血栓、开通血管、恢复血流,就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的脑组织功能,有效减少或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神经介入取栓术)是一项高、精、细操作的介入微创治疗,要求尽量缩短手术前拖延时间,手术越早,预后越佳。我院自开展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以来,最大程度上挽救了患者生命。
神经内一科副主任逯振想提醒广大群众,具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心房纤颤等高危因素的脑血管病患者,一旦出现肢体瘫痪或言语不清、医院就诊,尽快明确血管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年8月14日,医院卒中防治中心正式成立并开诊,形成以神经内科、急诊科、神经外科为主导,医学影像科、检验科、康复科等多学科联合救治的新模式,为突发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同时,优化卒中救治流程,救治环节前移到急救,整合多科室优质资源,开通24小时接诊绿色通道,反复模拟演练,不断优化流程,从环节找时间,通过各科室的齐心努力,大大缩短了脑卒中病人到急诊给予治疗的时间(DNT),综合提高了脑卒中患者急救成功率,降低了致残率及死亡率,将一例又一例脑卒中患者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脑卒中防治中心不仅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供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还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供急救及手术治疗;对于无法进行溶栓治疗的大血管栓塞,脑卒中防治中心还积极开展神经介入取栓技术。近年来,医院引进飞利浦UNIQFD20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组建脑卒中介入专业组,在不增加额外风险的基础上进行取栓,大大增加了血管再通率。
年12月6日,经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脑防委)严格考核、评选,医院卒中防治中心被国家卫健委脑防委确定为“示范防治卒中中心”。
年6月,经山东省卫健委卒中防治工作委员会评审为“卒中防治中心”,成为县域卒中中心建设的标杆。
医院作为宁阳县的龙头医疗单位,致力于为县域群众提供高水平的急诊急救服务,秉承“一切以救命为先,高效利用每一分钟”的急救信念,全力打造一支高效、专业的卒中防治医护团队,为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版权申明
图片文字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并在开头标注作者来源
转载授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c.com/rq/20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