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普腔隙性脑梗死

白癜风的治疗办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6329464.html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infaretion)一般指脑深部小的穿通动脉供血区域的小缺血性梗死灶,可能为小的穿通动脉本身疾病或栓塞等其他原因所致,以穿通动脉本身动脉硬化(可能伴血栓形成)所造成的动脉阻塞最常见。临床上腔隙性脑梗死约占卒中的15%~25%,患者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多在50岁以上发病。症状和体征因梗死的部位、大小和多少而异,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可以表现为各种所谓的腔隙综合征,如纯运动性卒中、感觉运动性卒中、纯感觉性卒中,以及伴有运动性失语的运动性卒中等等,其中多数无特异性,与影像学所见之小梗死灶部位常不符。患者在发病时可有轻度头痛、头晕。MRI是腔隙性脑梗死首选的检查方法,显示天幕下的病灶明显优于CT。腔隙性脑梗死好发部位:大脑深部较细的、行程较长穿通动脉(如源于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的前或后组穿通动脉)供血的丘脑和内囊,各大脑动脉的末梢软脑膜动脉深达大脑白质深部的穿通动脉(髓动脉)供血的中央半卵圆区域,基底动脉的脑干和小脑的某些较细和较长的动脉分支供血区。源于软脑膜动脉的皮质或皮质下分支(主要因其行程较短)的供血区,一般不发生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灶可单发或多发,大体观为一个或数个直径为5~15mm大小的梗死灶,呈卵圆形或圆柱状,坏死组织被清除后成为一囊性残腔,较小的腔隙灶可因胶质细胞的增生和瘢痕的形成而变小或消失。腔隙性脑梗死多为穿支小动脉阻塞所致,因这些动脉管径细小,脑血管造影有阳性发现者很少,个别可见有阻塞性表现。(一)CT表现1.平扫在急性期多难以检出,以后随着坏死和水肿发展逐渐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圆形、卵圆形或小条状低密度灶。梗死发生3~4周后形成囊性脑软化灶时,呈与脑脊液密度相似的低密度,边界也越来越清楚。这些病灶直径多为5~15mm之间,一般没有占位效应。2.增强扫描腔隙性脑梗死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早期因血脑屏障破坏,增强后梗死灶可表现为斑点状或环状强化。(二)MRI平扫超急性期、急性期可无阳性征象,一般要血管源性水肿出现之后,才有阳性发现。腔隙性脑梗死灶通常呈圆形、椭圆形或裂隙状,在T,WI上呈等低信号,在T,WI上呈高信号,最大径常仅数毫米,一般不超过1厘米。急性期TWI的低信号和T2WI的高信号常不及慢性期那样明显,且由于水肿的存在故病灶常大于实际梗死区;早期FLAIR成像显示为高信号灶,至慢性期FLAIR可显示为低信号灶,提示坏死腔已变成一小囊腔(图2-2-4-7)。如果为不完全性脑缺血或脑梗死,慢性期FLAIR可始终显示高信号。

版权声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c.com/rq/16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