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病专治神经介入脑梗死预防的有效手段

脑血管病是多发病、常见病,致残率、致死率极高。而脑梗死发生后,治疗手段非常有限。因此,只有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才能更好地让病人获益。

神经介入的发展为脑梗死患者的预防带来了福音。近日,我院神经内科张天林主任医师、岳炫烨副主任医师、张立群副主任医师、邹明副主任医师的脑血管病团队为一例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成功实施了球囊支架植入术,为其远期正常生活提供了保障。此类医院开展。

术前档案

老年男性患者,因“反复发作眩晕、嗜睡、四肢乏力一周”而到我院就诊。既往有高血压、脑干梗死病史。头颅MRI示:脑干、小脑梗死,头颅MRA示双侧椎动脉汇入基底动脉处重度狭窄;全脑血管造影是双侧椎动脉V4段末端及基底动脉近端处接近闭塞。如果患者发生病变血管闭塞,将出现昏迷、四肢瘫痪,严重时危及生命。入院后予以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患者仍然症状仍然反复发作。因此,患者出现病变血管闭塞的可能性极高。

??手术风险

患者病变血管为基底动脉,该动脉血管壁薄,分支血管多,容易出现血管破裂而导致脑出血,也易发生脑干梗死而危及生命;且此患者血管严重扭曲,这更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及风险。

术前准备

我院神经内科针对此患者做了全面而详细的讨论,认真分析了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一致认为:此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随时可能发生脑干梗死。只有行介入治疗,才可能预防脑干梗死的发生。随后,神经介入团队与导管室、麻醉科、重症监护病房做了充分的协调和准备工作,制订了完整的手术计划及应急预案,在多学科的密切配合下共同完成了这一高风险介入手术。

术前及术后造影

术前术后

专家建议

对于发生脑梗死或发作性肢体麻木无力、眩晕等症状的患者,专家建议尽早到院就诊,并行血管学检查,及早发现病变血管,针对病变血管而采用相应的措施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或再发。

在不远的将来,血管内介入技术可能成为防治脑血管病的重要手段。医院内的多学科协作,对患者血管介入手术安全至关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c.com/kfbl/193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