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53196.html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脑梗死复发率高,复发后可严重削弱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而且可明显增加死亡率,而临床上很多患者复发的原因是没有正确服药,因此,患者出院后正确服药对预防脑梗死的复发极为重要。
脑梗死患者需要服用哪些药物呢?
预防脑梗死复发,主要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其中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服用的药物主要包括降压药、降糖药、抗血小板药物、调节血脂的药物。
那么如何正确有效的服用药物呢?
降压药
1.每天何时服药最好?
正常情况下,人们清晨醒来时,血压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上午6~10时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到下午4~6时再次升高,随着夜幕降临,血压再次减低,入睡后呈持续下降趋势,凌晨2~4时最低。
(1)长效降压药,如左旋氨氯地平、氯沙坦:适宜清晨服用,每天一次。
(2)中效或短效药,如依那普利、美托洛尔、硝苯地平:每天2~3次,最好能根据血压的变化规律,选择服药时间。
2.降压药是餐前吃还是餐后吃?
不同的降压药需要具体分析。短效作用的降压药一般餐前吃,吸收比较好,而且降压效果比较明显。中效的降压药,一般一天服两次,大多数在空腹服用下起效很快,但是在老年人和糖尿病的患者最好按照血压的变化决定服药的时间,也可以是饭后或者是两餐之间都行。另外长效作用的药物受食物的影响关系不大,每天只服用一次就能达到24小时的平稳降压,但最好固定在同一个时间服用。
3.忘记服药怎么办?
偶尔漏服一次降压药一般不需要补服,在下一次该吃药的时候记得按正常剂量服用就可以了。
绝对不能将两次药量合为一次服用,否则极易造成血压极速大幅下降,这种情况是相当危险的。
不同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方案不尽相同,医生会根据患者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血压的高度及性别、年龄等制定个性化的给药方案。所以患者要做到监测血压、规范服药、不擅自停药,并做到定期复诊。
降糖药及胰岛素
1.常用降糖药的服用时间
(1)二甲双胍一般是饭前吃,如果胃肠道反应较重可以餐中或餐后吃,以减轻不适。
(2)阿卡波糖一般建议和第一口饭同时嚼服。
(3)沙格列汀、西格列汀、达格列净每日一次给药,服用时间不受进餐影响。
(4)瑞格列奈在餐前15分钟内口服。
2.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1)胰岛素的储存方式:放在胰岛素注射笔里的药物,可以在阴凉避光处储存。但是没有开封的胰岛素,建议在冰箱冷藏储存最为理想。
(2)进行胰岛素注射时需要进行排气,如果是1支新的胰岛素,第1次排气大概需要4-6个单位左右,以后每次注射时也需要排气,每次排气大概需要1-2个单位。
(3)注射时宜变换注射部位,再次注射点要间隔2cm,以确保胰岛素稳定吸收,同时防止皮下脂肪营养不良。
(4)注射完胰岛素后,针头不应立即拔出,应在皮肤内停留10秒左右。
(5)注射胰岛素的针头需要每次更换,注射胰岛素之后,也需要把用过的针头从胰岛素笔上取下并且丢弃,胰岛素针头不能二次使用。
3.监测血糖糖尿病人在服用降糖药的同时,还应监测血糖。
(1)监测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
(2)规律饮食,做到每天进食时间、进食量、餐饮尽量固定。
(3)降糖目标:脑梗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小于6.5%。空腹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高龄患者可以采取相对宽松的降糖治疗策略与目标值。
(4)防止低血糖:一旦出现饥饿、出虚汗、头晕、心慌、脉速、面色苍白、双手颤抖、手足和嘴唇麻木或刺痛、视物模糊、昏睡、肢冷、神志不清甚至昏迷时,可能为低血糖反应,应及时检测血糖,食用牛奶、饼干、高浓度糖水,口服葡萄糖,仍未改善者或者昏医院处理。
降脂药
临床上最常用的降脂类药物主要是他汀类药物,主要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匹伐他汀等。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的胃肠反应、头痛。
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可每日任意时间服用,其他他汀类药物夜间服用为主,因为人体胆固醇主要在夜间合成。
有患者会有疑问:“为什么我的血脂正常,还需要吃降脂类药物?”其实这些药物不仅有降脂作用,还能稳定血管斑块、抑制动脉硬化进展,所以需要长期服用。
抗血小板治疗药
1.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
主要有阿司匹林和氢氯吡格雷,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它能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减少凝血酶的形成和释放,进而减少血栓形成。
(1)阿司匹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所以餐后服用较适宜,减少对胃肠道黏膜的直接损伤。阿司匹林肠溶片服药时应整片吞服,嚼碎服用则破坏包膜,失去了肠溶的效果。
(2)氢氯吡格雷早晚任何时间服用都可以,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如果患者的胃肠不耐受,建议此药物在餐后服用。在常规服药时间的12小时之内漏服,患者应立即补服一次,并按照常规服药时间服用下一次剂量;若超过常规服药时间12小时之后漏服,应在下次常规时间服用,无需剂量加倍。为避免漏服,建议设定闹钟或使用七天药盒提醒服药。
2.不良反应
抗血小板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服用抗血小板药的过程中,要检测个体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若出现消化不良、胃部不适、便秘、腹泻等症状,请及时就诊。
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自己是否有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粘膜出血,皮肤出血点、瘀斑,有无呕血、柏油样黑便、血尿,有无头晕、头痛、呕吐、肢体瘫痪等。若出现上述情况,请立即就医。
此外,无任何不适的情况下,也应定期复诊,进行大便常规、血常规等相关检查。
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应该按照医生建议正确服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严格控制危险因素,没有不适也应定期复查,从而预防脑梗死的复发,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医务人员
专家介绍
唐兰英
副主任医师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湖南省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第九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癫痫协会理事
湖南省痴呆和认知功能障碍学组委员
年意大利Pascale医院和Cardarelli医院访学3月
医院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
第三届株洲市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第一届株洲市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青委会主委
参考文献
[1]王娟.降脂药为何晚上吃[J].新长征(党建版),(03):63.
[2]黄荣华.用药指导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安全性的具体影响和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35(09):11-12.
[3]高晓嵘.脑梗死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二级预防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J].贵州医药,(06):34-36.
[4]岳岑.二级预防相关措施对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干预效果[J].当代医学,(16):66-68.
编辑:单天华李斌俐
修改:周道黄灿
审核:赵真唐兰英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