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状态患者病例分享
什么是“腔隙状态”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infarction)发生于脑深穿通动脉(或其他微小动脉)的缺血性微梗死(或软化灶),经慢性愈合后所形成的不规则腔隙,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高发年龄组在60~70岁。男性多于女性,为女性的2~6倍。白天发病者居多,多数无明显诱因,常见于亚急性和慢性起病,症状一般于12h至3天达到高峰。一般症状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眩晕、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抽搐、痴呆,无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少见。
近期我科收治多名多发脑梗死,腔隙状态的老人,入院前症状多数为反应迟钝,饮水进食呛咳,吞咽费力,走路行动笨拙,走路不稳,大小便失禁,不能控制。我科是具有中医治疗脑病特色的神经内科,多数患者经治疗后都有很好效果,但对于平素基础病控制不佳的腔隙状态,治疗效果往往差强人意。下面介绍两例具有代表性的腔隙状态患者。
陈某,男,70岁,既往高血压病20年,血压平素/75mmHg,心脏无明显异常,在家中规律服用拜阿司匹灵、阿托伐他汀、苯磺酸氨氯地平等药物进行预防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入院前患者行动迟缓无力,语言笨拙,饮水呛咳,二便失禁。入院后查头部CT可见脑萎缩,多发脑梗死,未见新发梗死,经血液生化、颈部血管等评估后,给予控制危险因素,头针电针针刺治疗,艾灸治疗,以及中频脉冲改善肌力,经综合治疗14天后,患者可自行活动,饮水进食呛咳症状明显改善。给予患者出院及加强进行宣教工作和随访计划。
王某,男,64岁,既往高血压病10年余,平素血压/75mmHg,在家中不规律服用药物治疗控制,血压经常大幅度波动但因活动不便未随时调整药物。患者入院前症状与陈某相似,但小便失禁症状更为明显。经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后,效果不佳,医护和家属都很糟心!
由此,想和大家说的就是,脑血管病预防大于治疗,并随时都要处于预防复发状态,控制自己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房颤、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熬夜等等等等。找到一个负责的专科医生,保持联络,每年进行脑血管病变化评估,随时调整治疗,是最佳的办法!腔隙状态不可逆转,只能延缓,所以且行且珍惜!珍重大脑!
(文章图片为王海主任下班后看患者病情变化,认真负责的态度,是年轻医师的榜样!)
您的信赖,我们的力量
医院脑病三科联系白癜风用什么药物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mqc.com/zjjs/15968.html